? ? ?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長輩教育,要好好讀書,上好的大學,找好的工作,然后有高收入,成家立業,到娶妻生子,等我們退休的時候就能功德圓滿,享受天倫之樂。一直以來我也這樣認為,覺得人生就該這樣過法。然而每當我們反思的時候就會產生疑惑,難道人生就這樣了嗎?而當我們真正面對這個問題,渴望找到生命意義的時候,也說明我們開始歷經痛苦并覺覺悟。而那些喜歡思考的人在大徹大悟之前,往往要比那些不愛思考的人經歷更多的內心痛苦與迷茫,我體會尤深!
? ? ? ? 人為何而活?我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是在剛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家里關系,我進入北京一所特培學校,我滿歡欣喜的進去,沒過一年,我就對這種生活充滿了厭倦,厭倦學校的照本宣科,厭倦學校的官僚氛圍,以及厭倦同學的荒廢怠慢。明明知道自己出來之后,就是公務員,但我覺得人生的賽道就這樣設定好,非常不自在。當身邊大多數人都在談戀愛,通宵打游戲,逃學曠課的時候,我始終被一個問題深深困擾~我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好在我喜歡閱讀,我帶著這個問題,沉浸在圖書館的海洋中,廣泛涉獵歷史人文以及心理類的讀物,希望找到些許的慰藉。幸運的是我看到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猶記得當時興奮的心情,花了一個禮拜,就把七本書一口氣讀完。在最后一章,讀到徐霞客的故事,讀到末尾那句“成功只有一種――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我突然震驚并安靜下來,看過的那些王侯將相還歷歷在目,大明王朝的風云還在腦中翻涌,而這些都化作糞土了。之后,我暫時放棄這個問題的思索,順利完成學業來到工作崗位。
? ? ? ? 工作以來,有一段適應期,工作有苦又累,單位關系復雜,感覺自己和體制格格不入,我又遇到這種內心的拷問,到底是安安穩穩做一名公務員,還是說尋找另外的一種活法?我帶著這個問題有時和好朋友探討,可笑的是朋友在企業累成狗,反倒羨慕我們這些吃體制飯的人,而我卻羨慕他們憑著自己能力可以嶄露頭角,升職加薪。想想公務員也是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進來的人想出去。也許工作都不容易,在抱怨和苦惱的同時,還得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哪怕你有100個辭職的念頭,到101個念頭時,還是想著去加班。生活本來不易,我們歷經挫折,在不斷的考驗中通關過級,去承擔更大的責任,去容忍更多了屈辱,去妥協難解的人和事,到最后會慢慢發現我們變得更加強大,這時回望會有更多的感慨,慶幸自己一路走來。
? ? ? 有一次周末回南昌老家,遇到一些工作上的煩心事。奶奶很關切的問著自己孫子,于是,跟她拉起家常來,聊著聊著,就聊到了人生意義的話題上。奶奶用很質樸的語言告訴我很深刻的道理。她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走下去的過程,有的人抬頭挺胸,走得氣宇軒昂,有的人低頭匍匐,走得畏畏縮縮。有的人走得順利,有的人走的波折。有的人跌倒了,爬起來繼續走。有的人跌倒了,就在地上哭。走著走著,人生已盡歸途,前面的倒下來,后面的跟上繼續往前走,人生的旅途不過如此,關鍵在于每個人走了一條什么樣的路。奶奶用人的一生比喻成行走,很簡單直接有穿透力,我恍然大悟。
? ? ? 生命就是生存和繁衍,人生本來也沒有意義,我們總喜歡賦予事情非常的意義,那些只存在于人的主觀意識創造的世界中。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自然沒有感情,也沒有什么道德概念,他只遵循自己的法則或規律。比如護犢情深的母愛,也是刻在基因里的既定程序,為了保持種族的延續。遠古人組織在一起,就有了團結和友愛的概念,并產生階層和差異,再形成部落,聯盟國家。為管理這個體系,有了規章和律法。有了善惡的定論,并產生道德。這些條條框框的東西,全是我們人類附加上去的。然后這些附加的東西,就成為我們意義的來源,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到個意義來填充,比如發動戰爭搶奪對方的資源,非要說是為了榮譽和正義。這也難怪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中所說,人類能夠走到今天,全靠構想的概念和講故事的心智能力,這也是我們異于動物的最大地方。
? ? 人生若沒有意義,又何言幸福?我覺得人類對生命意義的渴求來源于自我認識的投射。自我的概念,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結合起來,對于意義的渴望,出于自我認知和發展的需要,以指導自己怎樣過好自己的一生。其實簡單來說,生命的意義無非是解決一系列關于自我的重要問題:包括我是誰,我要做什么,我的未來在哪里?他最直接的表現是對未來的清晰規劃,以此來評判日常的行為選擇,并為自己的行動找到合理的解釋。相反,若覺得人生無意義,那肯定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不知道如何去做。
? ? ? 隨著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職業人士始終沒有擺脫對人生意義的拷問,這也成了他們最大的人生困惑。在這個消費主義和大眾媒體興起的時代。人人都把注意力轉向到物質上,讓成功地利用人的虛榮和欲望來推動經濟的發展。媒體是則通過各種感官刺激我們對物質的需求,告訴我們要有錢有身份,有地位,開好車,住好房,許好老婆,享受各種優質服務。以這種及其功利的視角,來評判人的成功與否。為此人人都陷入到物質的追逐中,在利益的刺激中不斷競爭,導致身心的疲憊,不斷經受煎熬。
? ? ? ? 但要想,物質的快樂是短暫的,當我們財富積累到一定階段,反而會讓生活變得不快樂。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因為精神世界的匱乏而空虛迷失,感覺不到人生的意義。這不是枉斷,而是心理學家花了多年的跟蹤調查得來的結果。
? ? ? ? 所以,面對何為成功人生,怎樣尋找人生意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不需要把成功限定在世俗的標準之上,也不要把人生的意義當成多么難解的問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只有擺脫外在世俗的影響,向自己的內心求索拷問,才能真正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意義。
? ? ? 當我明白這一切之后。便不再糾結和膽怯了。人生根本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什么一定和必須。我們也無需違背意愿,逼自己過著和別人一樣的生活。我們的生活需要我們自己來定,不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而我們唯一可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全心全意,過好自己的人生。就像當年明月所說:成功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