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前些天群里這本書團購了很多,媽媽們估計也是被這本書的情懷打動了,這個標(biāo)題承載了很多媽媽們的童年記憶。
書到了我沒有馬上給齊齊打開講,自己先是翻了翻,故事很有點兒小幽默,孩子們熟悉的形象很多都出現(xiàn)了,彼得兔,三只小豬,魔鏡……我原本以為齊齊應(yīng)該會很喜歡這個故事,可是當(dāng)我講給他聽的時候,他表現(xiàn)的并沒有太大的興趣。
今天他又把那本書翻出來自己看,看著看著突然跟我說:媽媽,你為什么要給我買這本書啊?
我一聽,話風(fēng)不對,他不是要問我“為什么“要買,而是背后有其他的語言,我試著回應(yīng)了一句;你不喜歡這本書?
他說:嗯,我太討厭這本書了!
我:哦?
齊齊:嗯,這里面的小動物都太煩人了。
我:是嗎?
齊齊:嗯,他們?nèi)グ牙侠堑谋矶颊{(diào)亂了。
我:哦,你覺得是他們不該去打亂時間?
齊齊:嗯。
我:可是老狼12點要去抓小動物吃啊……
齊齊:他們不該往老狼的臉上丟泥巴,也不該偷老狼的花,也不該給老狼送錯漢堡……
我:哦,你覺得是小動物們先做了讓老狼生氣的事情
齊齊:是啊
然后人家繼續(xù)去翻書了……
我卻在回想我和齊齊的對話,我們一直都在被教育,不可以恃強凌弱,先入為主的認(rèn)為 三只小豬,彼得兔,天然就是被同情的,弱小的,就是對的,強大的,就是錯的。而老狼一直就是一個可怕的而又愚蠢的形象,可是齊齊今天卻告訴我,是小動物們先去捉弄了老狼,所以老狼才要在12點的時候去捉他們。這是我們選擇忽略的,我們只愿意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評價,因為自己的慣性,看不到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