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小區門口,有一個書攤成天地擺著,書上放了一塊大大的牌子——“圖書特價15元/斤”。這種畫面,其實并不陌生,當年在大學公寓門口,經常有人蹬著三輪車,車上堆滿了書,也是掛著一張大大的海報,多少元一斤。多年后,再次邂逅到這種場景,仍然有一種不堪入目、讓人刺痛的感覺。當然,這樣的特價圖書,以前我沒有買,現在也不會買。只是這次看到,我開始在內心里追問,攤前翻看書籍的人到底在買什么,攤后論斤稱書的人到底在賣什么。
當然,買書的人希望能通過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多的書本,來充盈自己的書柜,也不失為一種對知識的渴望。而賣書的人,希望通過特價的招徠,賺來自己的利潤,養活自己的家庭,也不失為一種對生活的保障。只是,不管是文史哲,還是科數理,不管是中外名著,還是暢銷讀物,我在設想,若是著書之人,看到這番場景,不知作何感想。
曾經有一位朋友送過一本《席慕蓉詩集》給我,當我興奮地拿到手上時,卻背地里失落不已,最后我將書本遺棄了,沒再讓它出現在我書架上,但卻抹不去地,留在了記憶里,一不小心就會被喚醒。從封面到內頁到封腳全是劣質的油墨味,很難聞,最讓我無法忍受的是,錯別字很多,有的頁面甚至有重印。席慕蓉,是我非常喜愛的作家和詩人之一,也是伴隨了我青春年少,鼓舞了我菁菁歲月的人之一。每一篇詩文,我都很喜歡,也很認真地品讀,她的才華與浪漫,明媚與憂傷,溫暖與悲涼。我愛這種與作者的心靈交流,也深深地敬佩為每一位寫書,作文的人,他們取自自己在茫茫學海中苦讀而來的一瓢飲,卻足以滋潤無數眾生,足以造化萬種心境。因此,我忍受不了盜版者如此對書籍的踐踏,忍受不了銷售者如此對書籍的賤賣,雖然在這個真真假假地的年代,我也不能保證我買的每一本書,都是正版,但是我卻非常正視每一次買書的過程和每一本買的書。
買書,幾乎成了我一種嗜好。雖然有句老話“書非借不能讀也”,但是在我的概念里,一定是“書非買不能讀也”,只有買來的書,我才不用擔心有一天要還,也不用擔心突然拿起筆來劃幾下,寫兩句,卻發現要賠償或者要道歉。讀小學和初中時,是在鄉下,每次去縣城,我都要跟爸爸媽媽約好,新華書店是必去的,而且每次都要在里面呆上很久,那時候家里窮,只能挑選幾本書帶走,不管是格林童話還是參考書籍,每次都很難抉擇。后來上高中,到了縣城,那兒依然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周末經常有事沒事就蹲在書店里看很久,那時候覺得書很香,書里的世界很精彩。后來,上大學了,網上購書開始流行,書店里的選擇是有限的,而網上,卻是無限的。雖然也有打折的書籍,但是我覺得至少標明的是正版。畢業后,隨著經濟財富的積累,我已經完全不用擔心買書的那筆開銷了。我不僅隨心所欲買喜愛的書本,而且也開始注重書本的質量,不僅是內容的深度,還是閱讀的手感,珍藏的價值。
我想,每一位愛好讀書的人,都有著跟我一樣,對作者或編者的欽佩和尊重,因此,也珍愛他們苦心筆耕,獻之于當世或者后世的佳作。但是相對于“特價圖書15元/斤”這種通俗的方式來說,我希望他們收獲名,也應收獲利,這是他們應得的。我不愿意去論斤買書,即便書本出自于我認識的人,相熟的人,我也從來不要求送,而是認真地從正規渠道購買。
也許,可以說這是一種矯情,但是我希望寫下這篇文章,來呼吁,來嘶喊,請支持正版!請尊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