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讓問卷星知道,他在問卷界已不再是爸爸。
我記得從我大一大二的時候就開始用問卷星,現(xiàn)在的它和四五年前相比,幾乎沒什么差別。
最大的變化就是最近的“我的問卷”列表的設(shè)計更扁平了,假裝跟上潮流;但功能icon相似度極高,顏色相同,功能按鈕被大大弱化;給人的感覺是好看了,但不能一眼找到我想要的功能,我寧愿用回之前的版本。
另外,我覺得他既然都有心把視覺改好看,能不能先改問卷內(nèi)容的排版和視覺啊,產(chǎn)品線會不會分需求輕重吶?
我一個要發(fā)布問卷的用戶,最關(guān)心的是啥,是我的問卷能不能讓人舒服填,讓更多人填,而不是我這個問卷平臺的問卷列表好不好看。
如果我用你平臺做出來的問卷像是行距緊密到窒息、排版不加修飾的寒酸產(chǎn)物,你那給我看的問卷列表就算有薛之謙的皮膚鑲上鉆石并且有蝴蝶飛舞,我也要放棄這個平臺。
但我不能,因為當年問卷界只有問卷星爸爸家電家具齊全,可伶包入住,因此聞名八方。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騰訊爸爸養(yǎng)的問卷兒子有毛有翼了。
下面是功能與視覺上簡單的競品分析。
一、視覺
這是導(dǎo)火線。我以一個填寫問卷的用戶的角度來簡單對比分析。
首先是引導(dǎo)語/問卷首頁的視覺。
問卷星(右圖)默認的且無法編輯的文字行距是很反人類的。啊一看就不想讀啊,感覺就是個話癆的寒酸家伙在路邊隨手塞給我一份問卷,咦好像有獎勵姑且做做吧。
再看騰訊問卷(左圖),留白合理,行距合理,給人工整的感覺,覺得被請到有空調(diào)的地方并配上筆,不自覺地認真閱讀引導(dǎo)語。
類似的還有選項/題干的文字的呈現(xiàn)。
問卷星的字大又擠,文字一旦多起來,頁面變得原始又野蠻,給人負擔非常重。
然后來看致命一擊的矩陣量表題。
問卷星的量表的管狀物非常粗壯,這就導(dǎo)致刻度的精確度不盡人意的感覺。看到問卷星的10點打分,刻度僅顯示出偶數(shù),且距離因為管太寬而相對顯窄,誤導(dǎo)人選擇偶數(shù)評分(讓人覺得無法拖出奇數(shù)評分)。
相對地,騰訊問卷的表達形式就舒服很多,較為精致的設(shè)計讓人覺得可以拖出任意數(shù)字。
然后是致命二擊矩陣單選題。
問卷星的矩陣單選題排版很迷,它的左邊項一定不會跟其對應(yīng)的選項圓圈在同一行,你光看右邊,一眼看下去根本不知道這個表怎么回事。
而左邊的騰訊問卷,就是正常的表達,一眼可以明白這個題要怎么理解。當然讓左邊項與選項同處一行會犧牲了多選項同時出現(xiàn)在一屏的機會,騰訊問卷的處理方式是讓用戶橫向滑屏來查看更多選項,算是較為合理的彌補方式吧。
最后是終極無敵圖片題。
問卷星的圖文題,無法進行更多的編輯,默認地讓文字行距很窄,默認地讓文字緊貼著圖,默認地只能用一張圖,默認地讓圖片的大小在你的控制之外,讓復(fù)雜的圖文題排版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騰訊問卷能添加很多圖,能控制統(tǒng)一的尺寸讓他們整齊呈現(xiàn),選項的文字能自由地分段落,文字能控制顏色和大小和回車多少行,自由度非常高,也很好布置復(fù)雜的圖文題目,工整地承載更多內(nèi)容,省時高效,感到滿意。
問卷星的排版太爛,是放棄它的主要原因。
下文講騰訊問卷在功能上是否能完全取代問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