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于是,帶朋友重走一遍老門東,感受了一下老城南的精神風貌。
老門東,位于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以東,故稱“門東”,與老門西相對。門東是南京傳統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賈云集、人文薈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最遠可追溯到三國時期。2013年9月29日,老城南·門東歷史文化街區正式對外開放,集歷史文化、休閑娛樂、旅游景觀于一體。
壹·石雕牌坊
我們出了武定門地鐵站,沿著指示牌一路走,遠遠地就看到“老門東”的牌坊高高地矗立在那里,一動不動的守護著那一方天地。任憑風吹雨打,日月更迭,斗轉星移,它一直一直靜靜地屹立在那里,紋絲不動,穩如泰山。牌坊兩旁有一副楹聯,道是:市井坊間盡染六朝煙水氣,布衣將相合書千古大文章。
貳·古老街巷
老門東并不是牌坊到城墻即是全部,它還有不少古老的街巷穿梭其中,靜謐而有詩意。
剪子巷,位于老門東入口處。明初這里是兵器倉庫所在,倉內多箭簇,故稱“箭子巷”,后改為“剪子巷”。在剪子巷,坐落著一棟四四方方的建筑,即金陵美術館和南京書畫院,它是在南京色織廠老廠房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在這座建筑的樓上,還有一座老城南記憶館。
張家衙,位于箍桶巷南段東側。因明末抗倭將軍張可大府第在此而得名。曾名張家橋、張家園。如今,這條巷里開了幾家甜品店,每一家都是顏值與實力并存。我們進了一家小憩片刻繼續出發。
三條營,位于老門東噴泉處,一條東西走向的古老街巷。明代此處是朱元璋第三條營房,故名。五月,是凌霄花悄然開放的季節,郁郁蔥蔥的藤蔓爬滿了整條巷子的院門墻頭,火紅的凌霄花開滿枝頭,好不熱鬧。“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寧無捧日心。”好傲嬌的花兒!走過這片花墻,在三條營的西段,就是令人垂涎欲滴的小吃街啦。豆花莊,沈記臭豆腐,樹咖啡,蔣有記,司記豆腐腦,藍老大糖粥,雞鳴湯包,黃勤記,梅花糕……幾乎網羅了南京所有的特色小吃,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讓你一餐嘗遍人間百味,品盡酸甜苦辣。我們從街頭吃到街尾,午餐就這樣輕松解決了。
中營,明代陸軍城防分邊營、中營、三條營,此巷地處中間,故名。三條營人潮涌動,而當你走進中營時,卻仿佛來到了另一個空間。“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是一個靜謐的去處,恍如隔世。無論是文創小店,還是藝術空間,亦或茶舍酒店,都充滿了濃濃的藝術氣息,令人陶醉。
邊營,明代朱元璋建營房于此,因靠近城墻邊,故名。這里相反地,充滿了現代的氣息。先鋒書店、銀興菲林影城、金陵戲坊、六朝松、白鷺舟啤酒花園,芙樂光、嵐山蘭……每一處都足以令你駐足,令你流連忘返。
新民坊,是老門東城墻下東西走向的一條古街巷。清代曾名“鬼門關”、“貴人坊”,后更名“新民坊”。太平天國時期,傅善祥居住于此,故稱“貴人坊”。沿著新民坊一路向東,可以走到赤石磯城口,爬上城墻一覽老門東的風光。我們登高遠眺,瞬間有種君臨天下,指點江山的豪情。
叁·街頭雕塑
老門東的又一特色就是散落在各個街角的街頭雕塑。有黃包車、糖芋苗、老郵箱、學童上私塾、匠人箍桶、小童踢毽子……雕塑的人物都穿著明清的服飾,惟妙惟肖地再現了老門東明清時的居民生活。這些雕塑靜靜地偏安一隅,與周圍的一切融為一體,毫無違和感。
肆·燈光秀
日落西山,老門東漸漸氤氳在一片茫茫的夜色中,愈發幽遠深邃。遠處3D建筑立體投影秀閃亮登場,為夜幕下的老城南帶來了新氣象。時尚的科技元素與老宅舊巷的古色古香交相輝映,渾然天成。
一條條幽靜的小巷,一座座古樸的建筑,一簇簇怒放的鮮花,一個個傳神的雕塑,一家家文藝的小店,一樣樣誘人的小吃……構成了如今的老門東。這里承載著上千年的歲月沉淀;這里彌漫著六朝古都的縮影;這里輪回著秦淮兒女的柔情。
老門東,原來你一直在這里,從未離開。我仿佛看到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