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入住城中村是在三年前的11月份,那時剛來大城市沒多久,人生地不熟的,身上也沒幾個銅板。
之前,我從來沒有在城中村生活過。當房東帶我看房的時候,心里還有一絲雀躍感,想著怎么開始一個人的“勵志生活”,不過后來過上了城中村生活,慢慢開始體驗蟻族的悲哀,心里難免有種說不出來的很大的落差感。
住在城中村的人兒啊,誰沒一段爛在心底的故事呢?今天,我想用五首歌來稍作回憶,也代表了我當時的心情,故事見笑了,歌曲是真誠的。
城中村,顧名思義,城里的村莊。這里房租便宜,生活成本較低,是大部分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以及底層工作者的不二選擇,被稱為蟻族的樂園。
當時我住的那地兒可能還算好的,是個閣樓式單間,裝修一般,有一個壞了的洗衣機、一個排氣扇、還有一個老式空調。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陽光!
總之:
1、房間一天24小時要開燈
2、衣服永遠不會干,會有股潮味
3、回南天衣服根本就曬不干
4、不少人埋怨租的房間擠,我的還算好,只是廁所不能直視
5、隔壁的隔壁....干點啥都能聽到,墻薄。
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城市找房也不能拖太久,也不想問家里人要錢,城中村的租房便宜,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了,不過若有朋友同租大概會安全許多。
說得過份點:生存至上,生活至下就是住城中村的階段。如果有一天,能把吃什么這個問題真正的徹底的從生存的層次提高到了生活的甚至是生命的高度,那時應該已經脫離了這種大時代倒影下的中國式孤獨。
你丫就努力奮斗啊!哦,好的!
城中村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隔壁,或者是隔壁的隔壁,甚至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叫床聲……這個時候,你是忍,還是忍?這絕對是培養定力的不二選擇。
下班后,去菜市場買幾個辣椒,幾根空心菜,回到出租屋里,這時候估計已經聞到各種混雜的菜味,噼噼啪啪的剁菜聲,深夜和凌晨則是啪啪啪聲音,聲聲入耳。
Fuck All Y'all ?
我可沒夸張,以前我以為只是小說劇情,No No No,問問身邊住過城中村的人,十有八九聽過。
我記得我隔壁住了兩個女生,隔壁還住了一對情侶,隔壁的隔壁住了從外地過來賣麻辣燙的一家,隔壁的隔壁的隔壁住了個單身漢.....住過城中村的孩紙們,還記得你的隔壁是誰嗎?
從這直走第二個路口左拐,親愛的春天小姐,她站在煙店的門前又是一夜等待。
在我居住的那兒,我沒看到過紅房子,也沒見到過春天小姐,只是在城中村的論壇里聽說過她們的故事。有人曾說她們的生活千篇一律,她們每天卻都在接觸不同的男人。她們很快就忘記了男人的面容,卻不會忘記男人送到手中的鈔票。
也有人戲謔:春天小姐,掃黃風暴過后,你們散落到了哪。曾經許諾要給你們人生出彩機會的城市,翻臉就不認人了。曾經大汗淋漓的男人們,也通通龜縮在巷弄深處隨風搖晃的褲衩下。你的夜晚,是寂寞還是安寧?你的春天還能持續多久?
又或許,春天小姐其實是曾經每個和男友居住在城中村奮斗生活的善良女子?
這些,我都不知道。
城中村雖然臟亂,但它都煙火氣卻是城市比不上的,菜市場的菜永遠比超市便宜至少三成。隔壁賣麻辣燙一家,經常給我送麻辣燙吃~只是他家大兒子有點色咪咪眼,不知是否是我想太多。住在那邊的大學生加上我也就兩三個吧,其它都是外地來打工的。其實,自己何嘗不是來打份工呢?
我吔呢班打工仔
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
嗰種辛苦折墮講出嚇鬼
(死俾你睇)
咪話冇乜所謂
城中村的房東們也曾一度被我們羨慕,每個房東至少有七八間房子用來出租,租金在400-800不等。也就是說,這些村民,每個月不上一天班,會有至少3000-7000的收入。當然有些城中村的房東也不好當!房子住了多少人就得操多少心,還得跟著有些么素質的房客屁股后頭打掃。
另外,城中村的男人女人們還有一項外人無法企及的手藝:打麻將。洗牌,麻牌,抓牌,和了。這些麻將場的動作,在他們手里,簡直就是獨孤九劍。
城中村有1000種活法,誰會選擇第1001種丨Strawberry(Saul)
小巷給樓房讓路 窗戶照看著窗戶
深深夜色絡繹處 燈紅凌亂觀尤物
檐下游子 寄在何處
聆聽世態百幕 嘆自己混棲某巷某樓某房某處
入夜匆忙入戶 醒來惺忪趕路
月底房東催促 納入 納入
還好 雖然囊中無物
卻尚有蜷居處
那時候的心境才是聽后搖的最佳時機
日記洋洋灑灑幾萬字
如今我早已離開了城中村,是否還會想念那里的地攤和背心?
但是,不能再退回去。
朝前走吧,能走多遠是多遠。
那么再見了,城中村!
作者:代表了初戀香味的橘子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