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1:三條原則:生意應當是成功的,也就是應該能夠賺到錢。我們要以干凈城市的方法來賺錢,要在前來的時候對其保持一個健康的態度,我們應當享受金錢,也就是說我們在賺錢的同時,應當學會如何保持身心的健康,當你生意做完回首往事之時,能夠坦誠的說那些年的生意做得是有意義的。
2:如果在你和另一個人之間豎起一堵用鉆石做成的基因之后的強,而且強的表面沒有反射任何光線,那么你們是根本看不到這種鉆石墻的金剛經里所隱含的成功潛能,正如這朵鉆石做成的墻,它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周圍我們周圍的每一個物體,每個人都具有這種潛能。
3:這本書所教授的是一種比世間最接近終極的,最硬之物金剛,還要更加終極的潛能。
感悟:事物本身沒有什么好壞,只是人根據自己的情感賦予它一些意義。就像書中說的一樣,你覺得某個人身上的缺點,也許在別人看來是優點呢。
第二天
金句:
1:商人有著常人不及的動力和能力,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全力以赴。
2:商人做事周到徹底,性格堅韌,見地深刻。
3:最優秀的商人具有深刻的內力,他們與我們一樣,甚至比我們更加渴望真正的精神生活。
4:一句金剛經的智慧,那些對經商感興趣的人,恰恰具備了領會和實行深刻精神修行所需的內力。
感悟:佛學與商業好像并不沖突,恰恰是商業精英們對精神世界追求更高。佛學也不能脫離社會,也許是社會萬物成就了佛學,佛學又反過來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觀念。
第三天
金句1:要想在事業上獲得真正的成功,你就必須擁有精神生活,帶給你的深刻見解,魚與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2:書有不同的可能性,模仿本身不具備一個固有的特性,它的所有特性都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它,這就是事物隱藏的潛能。
3:它所具有的空性就是它所隱藏的終極潛能。
感悟:世上的一切都具有空性。所有的事物所帶的色彩都是我們如何看待它,一切源于心。
第四天
金句:1:如何看待事物其實源于我們自己。
2:這些制造出“好”或“壞”的經歷的銘印是通過三種不同的方式植入的:當我們有任何動作,或任何言語,甚至任何想法的時候,銘印就植入了。
下一個就是我們的“適當認知”。
影響你植入意識中銘印的最后一個因素,與你的想法、言語或行動的結果有關。
感悟: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是通過我們的想法,認知和動機決定的,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改變它的源頭。
第五天
金句1:有4個法則主導著過去的銘印,在意識中開花結果的方式,由此迫使你看到周圍的事件,以某種方式發生在你身上1,銘印迫使你所經歷的體驗和原本的能力的基本內容相符合2,銘印的力量在其停留在潛意識期間會不停的增長,也就是說在它開花結果,并迫使我們經歷某種好或壞的體驗之前,他都在不斷的增長3,沒有植入觸發體驗的銘印就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體驗發生,一旦一個銘印被植入意識中,他必定會引發一個體驗,沒有一個銘印會落空。
2:種下銘印有三種不同的途徑,通過行動言辭和念頭,這三者中的第3種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最深刻的銘印僅僅通過態度就可創造。
3:我們要在意識中植入什么銘印,才能使我們之后看到如我們所愿的市場。
而且主要依靠我們保持某種意識形態,保持某種特定的行為準則,而且清楚如何做出遵循真理的舉動。
感悟:一念能決定你的銘印,進而影響你的行為,最終得到什么結果。一念定成敗,一念定萬事。
第六天
金句1:給予,給予,不斷的給予他人努力,確保交易實現雙贏,這里的關鍵不是給予金額的多少,而是持續一整天真正的慷慨大方,富有創意,希望他人成功的意識狀態。
2:不論世界對你造成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都并非源自事件本身,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其實來自你的感知,這些感知并非無中生有,他們是因你自身過去的行為模式而被迫在你身上產生的,迫使你現在經歷與其相似的外在結果。
感悟:你要得到什么,必先付出什么,銘印就是通過你的意念行動來影響你的未來
第七天
金句1:避免憤怒本身得先避免憤怒的前奏,--即你的情緒因某件事情而失衡。
2:宇宙萬物沒有什么是憑空而來的,無論你達到何種程度的獨立,都是你的一種感知,是因你快樂的有意識的與他人分享資源所植入的銘印而造成的現實經歷。
3:切勿從你身處的企業向外尋求,試圖找到另一個更加公正的企業,你必須改變你自己的銘印,用正直嚴格規范自己,用正直背后強有力的邏輯培養成誠實正直的人格,然后坐賞你所在的企業自行的改變。
4:你不能盲目的相信伴隨你成長的文化信條,你不能盲目的接受那些廣為流傳合法的事物,或盲目接受那個被你稱為家的小世界所相信的事物,你不能僅僅因為其他人都在遵循某一經營方法,你就盲目跟從。
感悟:萬事從內找原因,而不能苛求外部環境的改變。
盲信不如不信。
第八天
金句
1:有意識的追蹤你的小小成功,會在意識里植入非常強大的銘印。
2:銘印在潛意識里醞釀時就在成長,即便是小小的銘印,也會產生碩大的結果,但是你必須詳細具體的記錄這些銘印。
3:記錄“六時書”。記錄的目的不是要評判自己或感覺內疚,你只是在留意自己一天中的”身“”語“”意。
感悟:
通過記錄自己的小小行為反觀自己,有意識地去改變銘印,就會得到好的銘印,進而有好的效果。提醒自己:不要有太多內疚感。
第九天
金句:
一天始于靜默
在家里專門設置一個特別的角落,作為你的靜修空間。這個坐姿最好能符合以下幾個要點,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將你的背挺直,雙手輕輕放在腿上,手掌朝天放松全身,當我們開始調息時,先呼氣或吸氣,像這樣子運作,意識專注于你兩個鼻孔的內側,然后再往鼻腔內部走。持續做10次這樣的呼吸,每天最好能進修15~30分鐘,你應將大部分的靜默時光,用來積極主動深思熟慮的處理那些導致你生意或個人生活失敗的問題,回想一下你在上周或其他時候遇到這一問題的具體情形,接下來回顧這個情境中蘊含的空性或潛能,現在把你的意識帶到未來,試著預想明天將要出現的類似情境,你知道正常的反應恰恰與正確的反應背道而馳,上午的靜默時光應該這樣結束,盡情觀想自己是最成功最有智慧,最有慈悲心的人。
感悟:
現在越來越浮躁,很難靜下來了,靜默也許是對心靈的一種放松,更是讓自己有更清醒的頭腦去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
第十天
金句:
在對治負面情緒的練習中,此時此刻便是關鍵是要避免生氣,讓自己未老先衰的負面念頭,在你受到強大的憤怒和痛苦,等情緒襲擊之前大約有三秒鐘的時間采取防衛行動,在這三秒鐘之內你必須采取積極主動的行動,強有力的行動,否則就太遲了。
在憤怒情緒占滿辛識之前,就已經擊退了憤怒,所以你能夠即可化憤怒為力量解決眼前的問題。
每當你拒絕發貨或避免任何負面情緒的時候,你在自己的人生和事業上,加入了更多的健康和快樂,你的健康與快樂自然就延長了,當你的辛識吾夠清澈,平靜沉著之時,你就能夠用更睿智的方式解決眼前面臨的問題。
感悟:
如何在憤怒來臨的三秒鐘之內化解憤怒是一個需要訓練的過程。因為憤怒的時候會說出一些過激的話,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
第十一天
金句:
圓圈法則--高瞻遠矚,從長計議
1:安排一天的圓圈認識,需要遵守一些基本規則,最重要的是圓圈日應定期進行,在每周或每隔一周的同一天進行的那一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在原春日中,你必須保持寂寞才能聽到這些絕妙的想法,在你心中竊竊私語。
3:圓圈必須是一個可讓你完全安靜和專注的空間,可以做些輕度運動,在期間調整你的飲食安排。為讓你逃脫出那個單一的企業思維模式。
4:讓森林圓圈日,真正有效的關鍵,你必須擁有中級的,只有在完全獨處時才會出現于意識中的那種寧靜。
感悟:
看這一章時我的心里是有些抗拒的,因為我無法實現圓圈日,找不到一個專屬于我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沉靜下來。這跟冥想有些類似之處。
第十二天
問題的空性
金句:
1: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應該馬上把你的想法集中到每個問題所蘊含的空性或潛能上,這里的空性指的是你所看到的問題,之所以對你而言是個問題,完全是你的銘印所致,而如果你明白這種空性,就能把任何問題轉化為機會。
2:事物的好壞取決于你的感知,而這些感知則非常精確的受控于你過去在意識中所植入的好或壞的銘印,問題本身不是問題,是你意識中的某些東西,讓你把問題看成是問題,每個問題都能轉化為機會,因為沒有哪一個問題本身就是問題。
3:問題其實是我們所能獲得的最好的機會。
感悟:
問題轉化為機會,問題是鍛煉我們的最好的機會,每一次想發脾氣的時候也如是。
第十三天
金句:
1:起點,終點和過程一樣重要:當生意走到終點回首往事,你應當能夠坦誠的說,生意做的值得----你付出的所有時間和多年的努力都很有意義。
2:每天清晨我們應帶著這樣一個問題走進辦公室:如果今晚我將死去,我是否要這樣度過生命最后一天?
3:“死亡冥想”:只需清晨醒來躺在床上,不要睜開眼睛,然后自問:今晚我將死去,現在我該如何最有意義的度過余下不多的時間?
4:死亡冥想的目的就是讓心識從前者的緩慢拖沓轉變為后者的敏捷迅速。
5:“自他互換”:
你必須在心里進入未來,如此你才能夠回望人生,欣慰的發現自己不僅為工作,而且為整個職業生涯做出了最重要最有意義的事情。
感悟:
以終為始,才能更好地思考自己如何面對現在,如何取舍,如何心境平和。
第十四天
金句
1:“蔣巴法”(即“自他互換”的第一步)就是學著非常細致入微的觀察他人的需求和喜好。“蔣巴法”是讓我們不再只專注于自我,開始關心他人。
2:人們能夠本能地感覺到他人是否在意他們的喜好或需求。
3:“自他互換”的第二步是假裝把你的一是放入他人的身體里,然后睜開”你的”雙眼看著你,觀察”你”(他人)希望從(你)你這里得到什么。這一步名為“身體互換”。
4:第三步為“繩套術”。
5: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他人”,“他人”就是你---這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滿足。
感悟:
之前聽王源唱過一首歌:《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覺得很奇怪,我覺得如果有相同的經歷就會感同身受。本書中的“自他互換”就是讓我們感同身受,看看能為對方提供什么,我就是你,你就是我,達到一種和諧共榮的狀態。
第十五天
金句
1:我當你對他人布施時,當你用自己的雙手,時間或金錢幫助任何一個有情眾生時,一個特定的銘印已植入你的心識,這一布施行為被形式記錄下來,而且心識全天候連續不斷的運作者記錄著。但時機成熟時,他將從潛意識進入到意識層面,影響,甚至創造你對周圍世界的印象,那是對你自己的感知。
2:布施應該從小處開始,在你的部門或家庭中,仔細觀察了解他人的所想,所需,從細小處開始幫助他們。
3:我們必須領悟人生最大的秘密(即幸福從何而來),領悟到人生若只為一個我,一張嘴,一個胃服務是多么的平淡無趣,且與我們整個人類的目標背道而馳,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慷慨待人。
感悟:
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事做起,點滴積累,形成習慣,自然會有好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