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系中,界限感是很重要的,通俗點來說,就是我們在生活中,不管我們的關系多親密,都要知道我們各自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擅自替對方做任何決定,也不要覺得自己的事情就是對方的事情。畢淑敏說過,親近地保持距離,才是最恰當的交際方式。這句話適合任何關系,自然也包含婆媳關系。圖|網絡
婆媳之間,有著天然“矛盾”的溫床,剪不清理還亂。所以婆婆和媳婦之間,即使出發點是好的,也要切記要有界限感。作為婆婆,過分“熱心”關注兒子和兒媳婦的生活,總認為孩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孩子的東西就是我的東西,擅自做主,最后往往導致矛盾的發生。
李悅(化名)是一個遠嫁的姑娘,她原生家庭經濟條件不錯,雖然還有一個弟弟,但父母不重男輕女。從小也是寵愛著長大的,當初父母是希望她能回老家,不同意這段婚事。但她為了感情,放下了對父母的掛念,義無反顧跟著男友王華(化名)回了他的老家,做了一個遠嫁的媳婦。
能讓她遠嫁,可想而知兩人在戀愛中感情自然是不錯的。事實上,大學四年,王華對李悅確實不錯,噓寒問暖,百般寵愛,承諾會一輩子對她好。但因為這段戀情中,沒有雙方家庭的任何參與,所以李悅是結婚后才意識到婆婆是個很不好相處的人。不過王華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自己母親是一個非常為兒子著想的長輩。
可婚后發生的事情,在李悅看來,自己的感覺沒有錯,而兩人之間的婚姻,也因為婆婆的沒有界限感和王華對自己母親的維護,搖搖欲墜。婚后一開始,兩人是住在單獨的婚房,房子是貸款首付,寫的小兩口的名字。但要較真起來,這房子首付李悅娘家出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王華大學四年兼職所得,以及婆家的3萬元。
但李悅婆婆就和雙面膠里面胡麗娟的婆婆一樣,因為出了這3萬元,就覺得這套房子是兒子的。更是用這個借口,在李悅和王華婚后半年,搬了進來。李悅本來是不樂意的,擔心有婆媳矛盾,畢竟當初買這套房子,就是為了避免這個。但她和王華工作都很忙,家里有老人幫著料理家務,回家有熱飯熱菜可以吃,確實很不錯。
于是她就沒有多說什么,婆婆就這么搬了過來。可自從婆婆住下來了之后,李悅發現,自己想象中的好日子沒有出現,反而是她本來按部就班,形成習慣的生活,被打亂了。她發現自己婆婆沒有一點界限感,喜歡窺探兒子和兒媳的隱私。她明明和婆婆一再強調,自己的臥室不需要打掃,自己會打掃。
但婆婆總是會在白天,兒子兒媳去上班的時候,進入臥室,各種整理。每個抽屜都會打開,有些不需要整理的柜子,也會被打開。換句話說,婆婆其實不是在整理,她就是喜歡看看是什么東西。這讓李悅很不自在,她不喜歡自己的貼身衣物和一些東西被婆婆這么搞來搞去。她一開始不好意思直接找婆婆說,就和王華抱怨了,但王華不僅不覺得有什么問題,反而指責李悅不識好歹。
說自己媽媽過來照顧兩人生活,家里整理打掃干干凈凈,比起原來,不知道要整潔多少倍,你還各種挑剔,是不是過分了。如果說這些可以忍,更讓李悅忍不了的事情發生了,婆婆喜歡在半夜,站在臥室門口“偷聽”。要不是婆婆心疼兒子,和李悅說:“你們現在又不準備要孩子,工作這么忙,晚上就別折騰了”。她還不知道婆婆居然會做這樣的事情。
她又尷尬又生氣,一想到這幾個月以來,自己和老公之間的夫妻生活,可能都被婆婆聽到了。她想想就覺得要發瘋,可婆婆卻說:“矯情啥呀,我也是從你這個年齡過來的,夫妻之間這點事情,我又不是不知道。我是你婆婆,你老公是我生的兒子,你有啥好害臊的”。這番話讓李悅是目瞪口呆,更離譜的是,王華知道后,雖然也覺得尷尬,但還是幫著自己媽媽。
李悅整個人都不好了,此后,她每天晚上都不敢在房間里面說話,自然也不敢和王華有啥親熱的舉動。她擔心第二天又從婆婆臉上看到一臉心知肚明的神情,或者是一些讓她尷尬無比的話。她和王華開始吵架,她覺得婆婆沒有分寸和界限感,不尊重她的隱私。
可王華覺得這些都是小事,認為妻子李悅就抓著這些小事不放,完全不去考慮婆婆的付出。他質問妻子,家里窗明幾凈,熱菜熱飯都是哪里來的,做人要有良心。夫妻之間,吵架多了,感情真的會變淡,李悅和王華開始互相看不順眼,最后鬧到要離婚,還是因為婆婆的一個行為。
李悅父母過來看女兒,帶了很多親手做的鹵味,有散裝的,也有自己在家包裝好的,自然都是女兒愛吃的。親家在的時候,一切倒也還好。可李悅父母離開之后沒幾天,李悅下班回家,發現父母給她留的鹵味,所剩無幾。這其中一大部分婆婆讓自己女兒送去了未來婆家,還有一部分送給了左鄰右舍。
李悅當時氣壞了,說自己爸媽親手做的,是給自己的,這邊買都買不到。更何況當初已經分過一遍了,現在婆婆有什么資格問都不問一下就送人當人情?李悅語氣不好,婆婆也火了,因為她覺得自己沒錯。不是兒媳婦自己說太多了,都吃不完。現在自己幫她解決這個問題,還送人得了人情,一舉兩得的事情,被如此指責,真讓人寒心。
婆婆鬧離家出走,最后被王華找了回來,王華和李悅又是一頓吵,彼此說服不了對方,鬧到要離婚。婆婆自然沒有想讓兒子兒媳婦離婚的意思,看鬧成這樣,不好意思了,就收拾東西搬回了村里。不過還是沒覺得自己哪里有問題,她搬走只是因為不想兒子兒媳離婚而已。
婆婆很委屈,和親戚說自己處處為兒子兒媳婦著想,怎么就捂不熱兒媳婦的心。王華也覺得這樣的結果,是自己母親委曲求全,所以對李悅更加不爽,心中也動了離婚的念頭。而李悅覺得婆婆做錯了事情,還裝腔作勢,說不定過一段時間,王華三催四請又回來了。現在搞得自己成了一個壞兒媳,太奸詐了。
中國大多數家庭中,父母往往有一個共同的認知,覺得孩子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幫孩子把事情提前做好,讓孩子走自己鋪好的路,就是父母和兒女之間最好的關系。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個人空間,父母在兒女長大成人之后,就應該適當放手。
而結婚成家之后,在兒女的小家庭中,對兒女的另一半,更要注重隱私。你的好,沒有界限感,在別人眼里,往往是負擔。就如文中的婆婆,她應該沒有什么壞心眼,兒子結婚成家了,也想要事事掌控在自己手里。就是因為沒有界限感,不知道再親近的關系,都要有分寸,有距離感。結果好心辦了壞事,勞心勞力,最后可能不落好,這又是何必呢。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知道,懂得分寸和界限感,才是一段關系長久穩定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