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天晚上跑步回家,在半路上偶遇朋友小C的男朋友,我確定真的是他之后才敢喊他:“小C男友,咦,你們不是在廣州嗎?”小C男友淡定地告訴我說,他前兩天回了長沙,小C兩天之后也會回來。
簡單聊了幾句之后,我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原來他和小C在廣州的生活并不是想象的那樣,理想和現實差距太大,于是決定撤回長沙。
看來小C還是和以前一樣,辦事從來就是雷厲風行、說干就干,他們要回來的這個消息就和一個月前、三個月前帶給我的消息一樣,讓我稍稍轉不過彎來。
三個月前,小C突然告訴我說她下周就要去廣州,正好有一個朋友在那兒。
當時我正在手機的另一端,自然是很震驚,不過想到小C自從畢業之后一直沒有找到一份理想且穩定的工作,心想去廣州或許是一個機會。
不過小C的男友在長沙還有一份正式工作,就問她是真的要去嗎?
小C早就規劃好了,先去看看情況,然后男友再過去。
一個星期以后,小C果然頻頻發朋友圈,正在廣州四處求職之中。期間我們也聊過幾次,不過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題。
一個月前的某商場,小C和她男友手牽手與我擦肩,我們看到對方都很驚喜,我們三個人便一起吃了晚飯。
我很詫異朋友圈里在廣州的小C怎么突然出現在了長沙,他們告訴我說小C在廣州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這一次回來長沙是打算和男朋友一起過去,小C男友的離職手續之類的已經辦好,房子也退租了,他們兩個打算第二天就要出發。
我再一次目瞪口呆,真是震驚于小C的效率。當時我們還傷感地說以后可能很難再見,不過分別的氛圍并不沉郁,他們兩個年輕人一起去廣州那樣的大城市打拼一下也好。
偶遇小C男友的兩天之后,小C就回來了長沙,我們兩個約飯看電影。
雖然經過了三個月的折騰,貌似一切又回到了原地——小C又得重新找工作,小C男友由輔導班的正式老師變成了兼職老師,不過小C的精神狀態一直都不錯,我就用那些她給我的零散信息拼成了他們在廣州那三個月的日子。
(二)
小C先到了廣州,為了生存,在匆忙之余先找了一份非常普通并且待遇各方面并不是很好的工作,先將就著。
而后一個人租房子,和成千上萬個陌生的年輕人早出晚歸,奔波于廣州街頭,可是工作越做越不順心,一心只對活動運營感興趣的小C在前景并不被看好的文案策劃上實在太難受,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做了四十多天,小C果斷辭了工作,重新投入找工作的人流之中,只不過上家給的工資不到位,這讓小C感覺有點不地道,好在自己馬上找到了一家靠譜的大公司。
小C上個月回長沙就是因為處于兩份工作的間隙,自己的工作穩定了,就可以把男朋友一起帶過去了。
小C男友做的是教育培訓,有本事傍身,自然是無論走到哪兒都不用擔心,于是和小C按照預定的計劃一起去了廣州。
小C進了大公司,工資福利不錯,同事之間關系和睦,上司也比較器重小C,只不過偏向于做活動的小C沒有很多機會去外面搞活動,而是整體坐在辦公室里寫寫東西,整理整理材料,這讓小C覺得不太有趣。
而小C男友,在歷經了比較長的一段待業時間之后,終于找到了一份畢竟理想的培訓老師的工作,只可惜上了一天班,就不想再去了。
如果說工作上面倒算不上不如意,那么正是生活上的打擊讓小C和男友決定撤回長沙。
作為一個一線城市,廣州的生活節奏并不比上海和北京慢到哪里去,把之前生活過長沙拿過去一對比,簡直就像是從火車一下子上了高鐵。
小C和男友的工資水平是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基本生活開銷也翻了一倍,比如房租,比如樓下那間小餐廳的飯菜。年輕人嘛,對待快節奏的生活和相對高價一點兒的消費水平倒沒有什么不適,讓小C和男友絕望的是只有一樣東西,簡而言之就是——人情味。
在廣州住的那所房子屬于城中村,是從中介那兒租來的,陰暗,潮濕,蚊蟲四起,不是家電老舊壞掉就是水電系統有問題。
管理房子的物業人員是一個高中沒畢業的十八歲外地少年,他冷眼觀看著這些進進出出的年輕房客,對于小C的各種疑問置若罔聞,還愛用鄙視和嘲笑的眼神對待這個比他大了五六歲的女孩;
每天地鐵轉公交,最難過的不是等車,也不是人擠人,而是人們之間因為身體不小心的摩擦和觸碰太容易惹怒到另一個人,然后在原本就擁擠的車廂硝煙四起;
想要快遞一個大箱子,請問快遞小哥可不可以幫忙上六樓抬下去:不好意思,你自己搞定,我是不會搬的,加錢也不搬,還有請速度快點,不然我就先走了……
最開始是小C男友提出要離開廣州的,兩人不費多少力氣便達成一致。
小C的領導曾做過挽留,畢竟小C是一個認真負責又工作上進的女孩子,不過小C離開廣州的心思已定,畢竟對于年輕的她來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一份正經工作要重要得多。何況,當小C親眼看著某部門一位大不了自己幾歲的姑娘因為工作勞累過度而患上了絕癥,她辦理好離職手續第二天便離開了廣州。
(三)
小C是我大學在電臺實習時候認識的姑娘,她正好坐在我的對面,我們兩個抬頭不見低頭見,一來二去就熟了。實習結束之后,由于我們兩個是同校同學,一直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系。
在我眼里小C是一個特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姑娘——現在我嚴重懷疑這一點是否和小C的男友有關,因為他的心智貌似要比我們成熟多了。小C的“知道”和我的“知道”雖然同質,但是又差距太多,這一點從畢業季找工作的時候可以看出來。
我呢,不像有些同學一樣海投,然后成為了面霸,我每一次投簡歷之前都會想清楚,如果答案是對方要我我就去,那么我就會去筆試和面試。
當然了,由于當時自己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以及個人能力有待提高,很多時候我都是想多了——別人不要我。不過當我找到了現在的工作,由于去之前就想清楚了,所以雖然發現了一些不友好的“內情”,但想著“天下烏鴉一般黑”,也就安靜地一直待在那兒好好干。
小C呢,她也不是海投或面霸,只去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競爭。雖然始終沒有踏進自己心儀的單位,但是她形象佳,有想法,實力也不錯,往往能接到很多地方拋出的橄欖枝。
在畢業一年的時間里,小C嘗試了好幾份工作,甚至去了好幾個城市——之前我沒有聽她說過,估計待的時間并不長。
每一次看她找到了新工作,看著她興高采烈和充滿期待的表情,我總是覺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等到了。可是往往要不了多久,小C又會辭掉原來的工作,理由實在太有說服力:待遇太低了,工作內容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沒法發揮我的專業技能,同事間勾心斗角太嚴重……
好像沒一個理由都無可辯駁。有時候我想告訴她,沒有哪一份工作會和期待中完全一樣,可是我想這個道理連我這種愚笨又遲鈍的人都知道,那么小C肯定是不會不知道,就算她不知道,那么她那個成熟得多的男友肯定知道,所以她每一次離開的理由肯定大于留下來的吸引力。
(四)
曾經一度,我非常羨慕小C的狀態,她心里有一桿非常精確的秤,并且她總是能夠快刀斬亂麻,一發現事情不是自己想要的就馬上抽離出去,不浪費一點兒時間和精力,積極去尋找那明確的目標。
而我,雖然自己心里也有一桿秤,但是不像小C那樣果斷,盡管理想和現實有差距,但是一想到差強人意也就順應自然而去了。
如今,小C折騰了一年多又回到了原地,她感概,年輕的時候就想去大城市闖一闖,如今也算是去了很多地方,也進過夢寐以求的大公司,現在可以按照家長們的期待在一個城市安定下來,也算是沒有什么遺憾了。
雖然在我看來,小C的“闖一闖”應該還算不上是真正的“闖一闖”,但是看到她像是完成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愿望,也覺得甚是欣慰。
年輕人嘛,什么都沒有,所以也無需有所顧忌,花一兩年時間去做自己年輕時候想做的事情,即使失敗了,也只不過是會被打回原形。就像小C,她和男友黯然歸來,但是他們的生活并不會和以前有落差,小C依舊是在找工作,小C男友依舊去了原來的培訓機構,兩人的短期計劃依然是買房安家,只不過暫時換了一個臨時住所而已。
當聽到去大城市“闖蕩”過的小C帶給我的關于外面世界的消息時,不要以為我聽了那些并不太樂觀的消息就會在心里暗自慶幸自己沒出去,也不要以為我內心“我也想出去看看”的激情會被喚起。
聽著小C的言語,我感受到的只是她的生活,經歷過,覺得不負青春,圓滿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期待,我覺得長沙就是我最心儀的城市,所以我甘心窩在這里,一點兒也不羨慕大城市的生活。
想要嘲笑我沒見過世面導致目光短淺的也隨意嘲笑吧,我始終并不覺得沒去過大城市是一件丟人的事情,至少現在的我想要滿足的是身在長沙的滿滿的幸福感。
或許年紀漸長,我也會突然興起,換一個城市打拼、生活,但我想這絕對不是為了不負青春什么的,而是我心向往之,想去另一個城市而已,去喜歡的地方生活半年、一年,大概會回來,又或許因為更愛而不回來。
曾經沸沸揚揚討論過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小城市安逸生活,當時兩方各執一詞,總認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更高級。
其實哪有什么高級不高級之分啊,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大多數年輕人都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相安無事,都在為社會做貢獻。
可是總有些人糾結啊,于是非要去將兩者分個高低出來,或許生活方式能分出陽春白雪或者下里巴人,可是每個人內心的向往的優劣就沒法兒區分了。
我和小C的情況算不上是典型,不過都遵從著自己的想法去追尋自己想要的,唯一令我這個非當事人遺憾的是,小C既然出去了,那么應該拼一拼,而不是這么輕易地做完這在她的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