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9月16日晚上開始關注那件事的,那天晚上的微博,異???,我好幾次都被擠出來了,看到“傳……”幾個大字我不死心的刷了一次又一次,最終,進去了,本來還以為只是一場商業炒作,直到刷出來公司的微信截圖,我才真正相信:那個陽光明媚的大男孩,離開了!
很突然,很意外,以至于我難以接受!
一晚上輾轉難眠,一直拿著手機翻看微博直到睡著,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機看微博,會不會,一醒來昨天的謠傳不見了?
然而現實的殘酷遠超過我的想象。
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不見了……
他不是我的愛豆,只是看過他的電視劇,聽過他的歌,看過他的綜藝,沒有很具代表性的作品,更多的是男二的角色。但這,并不妨礙我對他的離開表示惋惜。
花了很多時間刷微博,迫切的想要抓住關于那個陽光男孩的一切,卻總能看到不好的聲音。
盡管網上對他的死因有各種猜測,我當然也知道什么該信什么不該信,但該是免不了對廣大網民的埋怨!我想,這是一場有計劃的謀殺。兇手,就是仗著言論自由而在網絡中大放厥詞的那些窮兇極惡之徒。
于是,很多跟我一樣想法的人就開始說,網絡上也應該實名制!網絡實名制?莫名的想吐槽,要知道,如果實名制,下一次死的不是一個,而有可能是一群!
網絡流言猛于虎!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網民年齡普遍偏低的社會中,小孩子的辨別能力有限,他們往往把信息傳播者想要我們知道的信息肆意傳遞,而缺少自我辨析的能力,所以,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他們很容易被人利用,很容易受到蒙蔽。而這些,正是那些為利益所驅使的謠言散布者所樂于看到的,他們利欲熏心,往往是真正的儈子手。
網絡言論暴力使他抑郁,抑郁使他死亡。所以,歸根結底,網絡言論暴力害死了他。
可是,實行網絡實名制,真的能夠杜絕網絡暴力?或者,減少?
或許并不能吧!
實行網絡實名制,有可能帶來網絡上的國人大戰,大家的隱私將更加無法得到保證,這就很有可能將網絡上的大戰延伸到現實生活,意味著,下次的“天臺見”有可能真的是天臺見。
流言蜚語,其力量之強大令人恐懼,尤其是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會有局外人妄加評論,無論好壞。
披著言論自由的夜行衣,大家都迫不及待的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褒,或貶,簡直百花齊放。思維的放開固然令人欣喜,但從而體現出來的,是一個民族觀念的不健全,評判是非沒有一個統一的三觀作為基礎,當然容易天馬行空!要知道,現實中的是非對錯善惡,要是沒有標準的話,那就是“非也是是,錯也是對,惡也是善”,那豈不是很可怕?
前面有提到,利益驅動媒體,這其實也是三觀不正導致的。唯金錢至上的三觀,能正到哪里去?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