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返鄉掃墓是早就預約好的。出乎意料,天氣特別晴好。
第一站:黎里西陵園
又到清明上墳掃墓時節,與以往不同的是網上預約,控制人數。
先生與他妹妹說定的掃墓時間是在今天(周日)上午。6點半,我們夫妻倆從吳江出發,7點鐘到達黎里西陵園,公公和小姑子夫婦已經在墓地邊轉悠。
照例,先在婆婆墓前完成一系列祭掃程序,然后去上海姨媽的墓前獻花祭拜,最后在門口的大爐子里焚化寫有逝者姓名的錫箔元寶。
受yi情影響,一切從簡。只半小時,便完成了對婆婆、姨媽的清明祭掃工作,離開墓園。
第二站:攬橋公園
聽說梨花開了,心動不已。掃墓回來的路上,汽車駛入攬蕩橋公園。攬橋公園也叫南社公園,是紀念以柳亞子、陳去病發起的南社而取的名字。"黎里地號黎花村”,為此,這個公園種植了大片的梨樹,花開時節,雪白耀眼,特別好看。可惜我們到的時候已過盛花期,枝頭上的梨花零零落落,草地上鋪滿花瓣,給人的感覺是慘淡。
第三站:老家
一個多月不見,老家院子里的植物不知怎樣了?
進門發現,香椿樹直挺挺往上生長,已經高過圍墻一米多,頂端的香椿芽根本無法企及,只能采取殺雞取卵的辦法,用鋸子把它們攔腰割斷,再摘下嫩芽。
盼望已久的茶花終于開放了,紅得熱烈喜慶。
種在蔥盆里的紫枸杞也悄悄長出嫩綠的葉子。
之前討厭的紅花檵木變得可愛起來。
馬蘭頭一叢叢,長高長老,明顯過了最佳食用期,但我還是用剪刀剪下一小袋,帶回城里,品嘗春天的味道。
佛耳草的生命力極其旺盛,它們在石板縫里倔強生長,令我心動,感動。
與佛耳草具有類似功能的石灰草即將開花結籽。它倆是做麥芽塌餅的草頭。
第四站:楊文頭村
這是一次美麗鄉村行的采風活動,內容多,圖片多,將另寫一篇。
第五站:莊家圩
爺爺奶奶的骨灰安放在莊家圩泗洲寺隔壁的靈塔里,網上預約的時間是下午。
楊文頭村的采風活動結束已經2點鐘,趕緊接了父母去蘆墟莊家圩。
陵園工作人員說,快要下班了,抓緊時間祭掃。
第六站:娘家
掃墓后,送父母回家。娘家院子里的植物是必看之物。
第七站:小姑家
晚上在小姑家就餐,香椿炒雞蛋、涼拌馬蘭頭、青蠶豆、春筍燉雞湯……春天的味道在席間彌漫。
返鄉一天,忙忙碌碌,非常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