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對21歲的女孩子說些什么?”
文:老A
1.
首先祝自己生日快樂
昨晚寫完答應一個編輯的稿子時候就11.53了,關了電腦就呆呆地坐在床上,拿著手機想著零點朋友圈該發一些什么,打開朋友圈寫了一大段又覺得矯情,索性就又刪了,寫了又刪來來回回好多次,等到12.10分才發了個朋友圈,就幾個字:“老A21歲了?!?/p>
不知道你們對長大的定義是什么?
我對長大最深的定義理解就是,周圍朋友們的祝福,不再是簡簡單單和我說:“希望我快樂開心。”而是很明確地告訴我:“我寫的文字會被更多人喜歡的,希望我可以賺很多錢”。
有時候你個人對每年的年終總結或者愿望,如果可以達到周圍人都知道,你在做什么想要什么并且還祝福你的這個程度,其實從側面的反應了其實這一年也其實還不錯,也是有一些痕跡的。
年初的時候,我們在群里發牢騷,賢哥發愁四月份的實習,二姐在發愁考研,近半年我收到了好幾個還不錯的實習邀請,可是我都拒絕了。其實本質還是不想走進社會工作,逃避心理,其實越長大發現,缺的不是機遇而是選擇。
我是一直信奉這句話的,我從一開始幾百粉絲過千,我聽過很多這樣子的說法,他們問我是不是認識一些人把我帶進這個行業,他們和我說同樣喜歡寫字可是沒有我一樣的運氣。
我一直都感覺自己是一個運氣特別棒的人,可是在擁有運氣的時候,也是誤打誤撞,堅持了那么久的評論區讓我很好的知道大家的g點,也是前期引來的粉絲,我也曾一篇稿子50改來改去好多遍,還有很多也算是努力的事情但是比起得到的這些覺得也沒什么可矯情的。
2.
你的選擇就是你的機遇,同樣你所有的機遇都是你選擇所衍生出來的連鎖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在兩個之間的選擇不僅僅是兩種物質的選擇,而是一種思維的選擇趨向性,每種選擇會帶來不同的機遇,穿LV和穿阿依蓮差距不僅僅是幾百塊錢,同樣LV和阿依蓮也能給你帶來兩種不同的機遇。
看起來有很多機會的事情,其實有且只有一次機會。20歲吃的虧每個都像榔頭一樣砸出來一個坑,這些道理,比我在書本父母告知的我來的,更刻骨銘心 。
20歲所有的不開心糾結都來自于為人來自于處事兒,提高自己的能力學識見識眼光,不是單純19歲會因為沒考過的成績而煩惱,20歲的不開心糾結變得變成了籠統的一個概念,正在向成年人的世界快速的步入。當你決定走這條路的時候,我就應該知道就有回頭路。
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開始思考,成本,后果,而不是單純的計較利得,喜歡與否。因為深知,為自己的每一個決定負責,每句話說出的時候需要承擔背后該有的責任,不再是那個出門犯錯還可以找爸媽的小女孩子了。
人真的越長大越難以滿足,不只是簡簡單單的物質需求,開始會追求心理或者追求地位,追求自認為的成功。18歲的愿望希望能考上還不錯的學校;19歲希望專業課考試通過;20歲希望能開開心心的;21歲嘗到了20歲帶給我的所有甜頭,愿望變得更加物質也更加明確也有一些功利,希望自己能夠再努力一點。
其實我一點都不想度過21歲,畢竟20歲真的對我太美好了,有人愛著并且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在慢慢變得更好,更平穩。
3.
昨晚和老V聊了好多,說到最后發現,我們正處于這個尷尬的年齡,即便雙方都很成熟,可是對彼此未來的把握程度都很低,很難保證未來的事情,不是不想我們的未來而是不敢想,因為這些變數其實挺讓人唏噓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每天自然而然過好,這樣就有了未來了。
21歲啦,希望自己能夠少熬夜,能夠多學幾樣本領,能夠越來越好吧,希望老V一直都在,希望你們一直都在,聽我給你們講故事,一起和這個世界抗衡吧。
21歲了,其實想想也挺美好的。
愛你們的A
我在知乎看到一段話很好分享給你們:人各有命,看表象看不到真相。
二十歲,小的很,人生百余年,沒必要一定要在二十幾歲拼出上下輸贏。
人有十年橫,神鬼不敢碰??墒侨松皇侵换钅鞘辍:螞r年少得意,不一定是真有福氣。遇見好事情,多一點受之有愧的心思,表面上卻一定要云淡風輕,不卑不亢。
如果你恰好生得漂亮,無論你的出身家庭,美貌都會逼著你必須比別人更努力,不怕人言,只是對得起這張臉。
如果你長的普通,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情,此消彼長,總有天生我材之處。無論長什么樣子,多受教育,多走多看。
畢竟,誰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你用幾公斤玻尿酸和化學品,柳葉刀和硅膠,也是人無再少年。
女強人是一種人生,家庭主婦也是一種人生,人生是否成功,喜怒哀樂的感受只在于你一個,他人不能替你感知,所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以及,事業家庭,未必不可兼顧,有的時候顧此失彼,不是因為你犧牲,而是你能力不足。所以,二十多歲的你,不著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