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搭車去柏林
如果前兩天是給自己放假的話,那我便利用假期從北京搭車到了柏林,從香港飛到了撒哈拉。 谷岳的為愛之旅確實感人,但不至深。如果為趕行程,便可以在行進中坐火車,乘飛機,那這就不算真正的旅行,換做是我,也可以,當然,前提是我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節目當然有其目的,對此,我著實不能要求太多。但我依舊認為,眾人走,不如一人行,搭車走,不如徒步行。途中的所見所思是旅行中最有價值的。紀錄片中有幾處令我印象深刻的畫面:一是那個8歲的孩子帶他們穿過森林去騎驢;二是咸海的老水手對荒海與曾經歲月的守候;三是在一家風月旅館中,主人特地為其準備的晚餐。在愛面前,人永遠是孩子,風景固美,依舊不及心之善與人之向上。
—02— 死在這里也不錯
初時馬家輝是在《鏗鏘三人行》,溫文爾雅,是我喜歡的香港文人的味道,后面細致了解,才知道這味道經過了多少閱歷的沉淀才得以散發,記者,評論員,寫作,學者,教育者多種交織于一體,這等,常人少有。他說不喜歡旅行,也不喜歡寫游記,這點和陳丹青很像。然而他的書《死在這里也不錯》卻引人入勝,書中的東京,吉隆坡,香港,長江,黃鶴樓,北京及一些軼事,代入感很強,也會更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作者,因為里面多寫經歷,而少有空洞的描寫,多有思考,而少無謂的矯情,這樣的文章才值得一讀。
--03-- 撒哈拉的故事
第一次完整地讀三毛,坦白說,再次之前,我不看三毛,不看張愛玲,不看亦舒,不看張小嫻,我武斷地認為,那些女作家筆下的文字過于小家子氣,不適合我。后來才發現,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臆想。昨天看撒哈拉 的故事,才明白真正小家子氣的是我自己,三毛周游列國,在西屬撒哈拉沙漠生活,她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透露出,這是一個十分倔強與勇敢的女性。其中,荒山之夜更是讓我佩服她的機智與鎮靜,而撲魚為生與充當牙醫獸醫那幾次的率性,面對可愛又可恨鄰居時的無奈與善良這些情景讓我咯咯笑,此書的語言質樸輕快,很有生活感。
今天突然遭遇bug,所以晨間日記現在補上,看來應該叫午后小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