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丑丑i
“我們珍愛了落花,悲傷了秋樹,細數西風的歸期,暗嘆流年暗中偷換,凄惻一場。”
01?
在圣誕節到來的前一天,一個人拖著行李坐了將近三十個小時的火車再一次從四川老家來到北京。一千多公里的距離,翻過秦嶺,途經五個省份,經停十幾個站點,從祖國的西南到北京,不長也不短稍顯尷尬的路程,一年三次往返,到今天已經整整四年。
我清晰的記得六年前高中畢業那年的圣誕節,那天晚上班主任拿著一摞卷子發給大家,隨意的一句今晚上語文老師有事,我們來做套數學題哈。大家一時怨氣沖天卻又無可奈何。題做到一半突然就停電了,班主任讓班長去樓下小賣部買了一箱蠟燭發給大家,還開玩笑說看看多有圣誕氣氛。大家無語。下課后去小賣部買了幾個被低年級同學選剩下的丑蘋果,揣在兜里,回到宿舍偷偷的塞到朋友們的枕頭下,那時候覺得比收到蘋果還要開心。后來高中畢業,就再也沒有這樣的關于圣誕的記憶了。
今天晚飯后,為了找幾棵漂亮的圣誕樹,一個人去東方新天地轉了一圈。商場人不多,節日氣氛不盛,反倒是遇到好多漂亮的姑娘和帥氣的小伙。走了一會就累了,又時刻記著要謹遵醫囑,便回到了駐地。
12年的冬天,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也是一個人到北京。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北方冬天的寒冷。早上五點起床六點到醫院排隊掛號,那時候號販子還很猖獗,一站就從早上六點站到下午五點,從天黑站到天黑,在下著雪的北京。回家的時候趕上春運,一個人背著藥,還天真的買了一張坐票,火車還沒開到陜西,人就已經蔫了,嘴唇發紫,臉色特別難看,呼吸也變得困難。但即便是這樣,我都不覺得什么。
直到后來我親眼目睹親戚們在北京上班的境況。早上五點起床擠公交車,來不及吃早餐,車上人滿為患。不堵車站一兩個小時,再換乘,到達城市的中心。晚上回到幾環外狹小的出租屋已經近七點。即便是第一次來北京就醫的那年夏天,忍著痛經和病痛打地鋪,被醫托騙;又或者和爸爸在醫院廢舊停車場的露天壩睡了三天,忍受各種化驗帶來的疼痛,我都未曾有一絲的服軟。直到看到遠離故鄉身處異地打拼的他們,我開始覺得生活好難,生活在這樣的城市太辛苦了。那時候的我想,但愿以后再也不要來這個地方。
可是沒想到,這四年就這樣往返,不曾間斷。
02?
記得在大學的時候,為了能上學我學會每天給自己打針。同宿舍的女孩問我,你會不會有一天會感謝你現在遇到的這些苦難。我笑著說肯定不會啊!
如果我沒有生病,我肯定比現在過得更好啊。
記得是誰說過,苦難不是財富,對它的思考才是。我特別認同這句話。因為疾病,我失去的太多,一個女孩最青春的幾年,都耗費進去了。并且未來仍然是未知數。如果非要說我得到了什么,那大概就是,我比同齡人更能吃苦,更早的懂得了珍惜,和一切的來之不易。
高中的時候,看過一本田維寫的名叫花田半畝的書。那時候我才剛剛確診病情在初期,那本書帶給我很多的感動和力量。作者田維是北京語言大學的一名學生,因為得了一種血液方面的疾病,離開了人世。在她去世后,她的母親在電腦里發現了田維大概六十萬字的博客日志,最后整理出版名為花田半畝。
倘若,這世上從未有我,那么又有什么遺憾,什么悲傷。生命是跌撞的曲折,死亡是寧靜的星。歸于塵土,歸于雨露,這世上不再有我,卻又無處不是我。
前段時間讀完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看到先生的文字,就好像是在與另一個自己對話。先生在面對自己雙腿癱瘓的初期無法接受,常常發脾氣一個人跑到地壇,一坐就是一天。“世上的事常使上帝的居心變得可疑”他說,“世上的事,休論公道”。之后因為母親的關愛,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看待這個既定事實,才有了我與地壇這本充滿愛,力量和思考的著作。
那天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看到一篇關于紀錄片人間世編導的采訪,里面有一段話是這樣的,“其實對于病人來說,最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當你發現你正在逐漸喪失那些你習以為常的作為人的最基本的功能,那種恐懼比死亡更可怕。”
是這樣的。在兩年前因為多種并發癥,我幾乎喪失一切行動能力躺在床上,臥床兩年,連翻身的力氣都沒有,學業被迫中斷,母親辭去工作在家照料,年邁的爺爺婆婆整日傷心。冬天回到老家鄉下,直到今天周圍的鄰居看到我才說,那時我們都以為熬不過那個冬天。母親說,那時候每天晚上我都在夢里哭,淚水要打濕一大片被單,她叫不醒我又不忍心,就讓婆婆來陪我。但是對我而言,我從來沒想過我的這條命會就此結束。我記得那些夢,我無數次夢到自己回到了高中的校園,和朋友們在操場打鬧;也夢到過自己一個人朝著老家屋后一條從未去過的小路走,沒有目地。
所以我很感激在自己最迷茫困頓的時候遇到了花田半畝和我與地壇。是它們陪我度過了難捱的時光,解答了關于對生命和苦難的拷問。讓我更加堅定了前行的力量。
03?
大學同班的同學們都已經畢業,藝術專業畢業的她們大都從事著我曾經夢想著的工作。從一切社交網絡上關注著她們的動態,看著她們的成長變化,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
大概十二號左右的時候,朋友圈被各種婚禮刷屏,其中大學時期的學習委員最讓大家吃驚。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個專業成績優秀同時又有點強勢的女孩,也曾聽她說不會太早結婚之類的話。沒想到畢業一年,她就披上了婚紗。也是在那天接到高中同學的電話,讓我去參加他的婚禮。我看到他的婚紗照,新娘還是那個高中就和他戀愛的學姐。
以前覺得,畢業啊結婚啊什么的離自己好遙遠,可當自己親歷身邊熟悉的朋友們一個個成家立業,才發現哦原來我們都長大了。
也是在那一刻,突然害怕,年歲逐增的我們,正一步步地從少年走向成熟然后慢慢變老。接著被時間的車輪不由分說地推著向前,對于成長,歲月總是能給出讓我們無可辯駁的理由。
04?
我們的生命就那么長,由不得任何差錯。我們總是想要過得漂亮再漂亮美好一點。
有時候上街,會看到很多穿校服的高中生們,總是羨慕她們怎么能把校服穿得這樣好看。轉念一想,哼姐姐我也還是少女啊!
大學的時候一邊急于掙脫父母的懷抱,一邊又想讓自己獨立。為了省點零花錢不去玩,周末去做兼職的培訓老師,當時沉醉在自己自我意識覺醒的沾沾自喜中。直到失去獨立能力的時候才發現,好多事情都沒有來得及去做。
看過一部動畫電影叫意外的幸運簽,講述的是主人公死去之后獲得一次重生的機會,這是一部看了開頭就能猜中結局的電影。正如我所想的,主人公重生后寄居的身體正是自己的。在無意識改變自己的同時,收獲了友情,開始學會體諒家人,感受愛。最終找回了自己的記憶。
電影很美好,讓死去的人得到了重來的機會。彌補生前的過失,重塑自己的人格,接納嶄新的自己,以新的姿態面對新的生活。但是電影終究是電影,我們都不可能有重來的機會。
所以,未來的事我們無法掌控,只能是活在當下。
“細水來不及長流,青春已時日無多,”在不觸犯一切道德的前提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談一場戀愛,和朋友結伴旅行,參加社團活動,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培養興趣愛好,做一切瘋狂的事……只要你喜歡,不為青春留下遺憾。
05?
對于我自己而言,當然只有那一個愿望。
我很喜歡一個作者說的那句話,“因為我嘗盡了生活的苦,才更要告訴你什么是甜。”因為這一段經歷,我似乎更加懂得去感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比如擁擠的列車上,不哭不鬧的嬰兒紅撲撲的臉;過馬路時,老爺爺一把牽起身旁老伴兒的手;大街上那些對男友生氣的女孩兒……
這一切都讓我感受到愛和希望。也正因如此,才印證了那句“苦難就是苦難,它需要悲憫克制和解決。”
最后,送上我喜歡的一句話:
“已逝的東西如此之多,追日的路如此漫長,還有很多將逝的東西正在趕來,眼前依稀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