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分享一件前兩天發(fā)生的我與寶寶的一件小事,讓我更加深入去體驗連接和抱持。馨馨非常喜歡我的閨蜜——若寧阿姨以及她家的小狗看看,周末若寧阿姨帶著她們玩了一個下午,飯后要道別時,馨顯得異常不舍,表示要和若寧阿姨一起回家,于是我們約定下次再相聚的時間,但馨馨依舊不愿若寧離開,直到車子開走,便嚎啕大哭,怎么都不愿意上車回家。就這樣,我們站在路邊陪著她,我理解她的傷心,因為我也嘗過離別的痛苦,于是就靜靜地在旁邊陪伴她等待她,哭了一段時間,我聽她聲音弱了一點點,就走上前去詢問:“寶寶,好些了嗎?”馨馨看到我就猛烈地用雙手敲打發(fā)泄憤怒,我也有那么一瞬間急躁地想直接抱她上車,想著大不了哭幾十分鐘也就過去了。此時,我覺察到自己負面情緒是內(nèi)在孩子的傷痛被觸發(fā)了,我就走到一旁深深地呼吸,停下來,看著我的寶寶,仿佛看到年幼的我——曾經(jīng)被父母在每個寒暑假寄養(yǎng)在外婆家,當時的我每次都大哭不舍與父母分開,大人們總是用各種謊言欺騙,例如“買了糖就馬上回來”,然后一別就是兩個月,我坐在外婆家的床上越等越悲傷,哭到精疲力盡直到昏昏睡去。幼小的我就在淚水中忍受分離之痛,直到現(xiàn)在每到黃昏我都忍不住升起絕望的心情。曾幾何時,我麻木過,不想再去感受,但此刻與多年前那些傍晚是如此的相似,我的孩子也在經(jīng)歷著相同的時刻…那么,我問自己:當時的我會想要什么呢?我想我需要接納、愛與陪伴。是的,現(xiàn)在我不就可以將這些給予我自己和我的孩子嗎?于是,我蹲在她旁邊聽著她哭泣的聲音,當她看向我時,我也溫柔地看著她,我在心里默默地說:“我理解你,我看見你,我在這里陪著你…”等她哭聲再減弱時,我就走過去輕輕地用手撫著她小小的背,感受著她,靜默無語。大約過了十幾分鐘,寶寶由哭泣變?yōu)猷ㄆ颐∧樀臏I珠,說:“寶貝,哭累了嗎?媽媽理解你的心情,如果你還想哭,爸爸媽媽就繼續(xù)陪著你,如果累了,旁邊有個搖搖車,咱可以過去坐,你想選哪個呢?”寶寶想了想,用手指了指搖搖車。
? ? ? 這個夜晚的微風吹的異常溫暖,在我們的心中。我再一次深深地體驗到:當我與他人連接時,接納卻不評判,所有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鏡子,映照著自己的內(nèi)心,例如,當寶寶升起情緒時,我沒有陷入到“崩潰狀態(tài)”中,而是帶著覺知,為她創(chuàng)造了一個空間,帶著愛、信任與接納,我想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抱持。當我們可以抱持他人,我們的改變也真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