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直都以為歐洲的歷史是及其復雜的。
不像我們的古代史,一個順口溜就理清了頭緒。
曾經很想去搞清楚歐洲歷史的脈絡,可是又不愿去讀那些厚重的、乏味的大部頭歷史書。直到我遇到了這本《時光里的歐洲》。
02
本書的作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繼劉慈欣《三體》之后,第二個斬獲雨果獎的中國作家——郝景芳,獲獎作品是《北京折疊》。
郝景芳稱得上是一代才女了。曾經獲得過新概念作文一等獎,后來卻選擇了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的又是最深不可測的天體物理學,如今又到清華大學經管學院讀博。
這樣的才華和經歷,使得她的作品能夠兼具文藝與理智。精雕細刻的詞句,配合嚴密通順的邏輯,讀起來非常舒暢。
她的這部《時光里的歐洲》就是最好的體現。比如她開篇對歐洲歷史和中國歷史的比較:
每個文明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上古黃金時代,我們有堯舜禹,歐洲人有特洛伊。不了解特洛伊與邁錫尼,就不了解歐洲18世紀之后的許多理想。我們用兩千年時間演繹對三代的追懷,歐洲用兩千年時間演繹對神話時代的追懷。
03
大家熟悉郝景芳,多半是因為她的科幻作品。誠然,她的作品主要都是科幻類型的,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科幻作家。但是,她寫起歷史來,也是娓娓道來,毫不拖泥帶水。
《時光里的歐洲》按照歐洲歷史被通常劃分成的古典時代、中世紀、文藝復興等等階段,在每個階段選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簡要敘述相關的歷史進程。
不同于常規的歷史類書籍,她把大部分的篇幅放在了講述每座城市對政治、哲學、宗教、藝術等人類文化的貢獻上。
比如雅典之于民主共和、佛羅倫薩之于繪畫雕塑、維也納之于古典音樂等等。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每座城市的魅力所在,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進程。
當然,做出這些貢獻的亞里士多德、達芬奇、莫扎特等等也就自然成了本書當之無愧的主角之一。這些城市的魅力離不開這些天才的創作,同樣地,這些天才的傳奇也離不開這些城市的孕育。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分不開的一體了。
04
在每座城市的歷史和人物寫完之后,作者還推薦了一些該城市值得一游的景點和出行方式,以及值得一讀的經典著作,以便讀者能夠更深入地去理解這座城市。
所以,準備去歐洲旅行的朋友們,也不妨拿這本書當作一本旅游攻略,它能夠讓你在參觀巴黎圣母院或是大英博物館時更加有目的性,更能體會歷史的厚重,更能感受文化的魅力,而不光是走馬觀花看看而已。
從這點來看,這本書與畢淑敏的《非洲三萬里》遙相呼應,都是用散文的形式來回顧當地歷史,追尋文化傳承,抒發人文情懷,同時,帶給讀者深深的思考和持久的震撼。
05
從古典時代的神話史詩,到文藝復興的絢爛色彩,歐洲歷史充滿著神秘、浪漫、古典,或許只有這樣用文藝的方式拆解出來,才能更好地咂摸出那么一點味道來。
因此,如果你也想了解一下歐洲的歷史,或是想來一場歐洲自由行,可以泡上一杯咖啡,在溫暖的陽光里,靜下心來好好讀一讀這本書,一個輪廓清晰、魅力無窮的歐洲或許就會從歷史的塵埃中走到你的眼前,帶給你時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