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小有倦意,抬起頭來,看看窗外。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片明凈的藍色天空,這是昨日風兒歡唱了一夜帶來的。陽光也越發明亮起來。陽光普照下,一棟居民樓白色的墻壁和深紅的陽臺,形成一種鮮明的視覺對比。
樹木仍是光禿禿的枝條,畢竟還是北方的數九天,雖然二十四節氣的雨水已經到來,老枝抽出嫩芽尚需時日。大自然的節奏是一定的,不疾不徐,自有內在的運作規律,花草樹木便也循著這自然的律動次第呈現。
馬路對面的一排楊樹,能看到的有五株,樹干與枝條一律指向天空,顯出向上的張力;馬路這邊是一株樹干稍粗的柳樹,它的枝條無論大小粗綱基本向下垂,一如既往地洋溢著對大地母親的依戀。
目光所及的落地玻璃窗也是明亮干凈的,窗內一叢碧綠的竹子,生機盎然。
看著窗外,不知怎么就想到年少時,讀過瓊瑤姐姐的一部小說,名字就叫《窗外》,記得小說敘寫的內容是師生戀。想來那時見識少,感覺師生戀是多么了不得的事,不是有個詞叫少見多怪么。歲月流轉,增長的不僅是年齡,這些年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了一些積淀,看侍世間事已是淡然、了然、順其自然,世間所有的存在便成為應該如此。偶然也好、必然也罷,心安最緊要。臺灣有位名叫金韻蓉女作家,機緣巧合,聽過她的演講,氣質里滿滿的淡定,她出過一本書,名字就叫《我心安處是幸福》。
再看看手中正在讀的這篇文字,講的是散文寫作的內容。散文的題材非常寬泛,它的記敘和想象、寫實與虛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形散神不散”的精華是早已固定在思維里了。
神游物外,終歸內心。
定睛再望向窗外,可以想見,天空的外邊會是更加遼闊的天空,遼闊深?,漫無際涯。
于是,心大了,世界便大了。心簡單了,世界便不會復雜。
窗外,明凈的天空里,仍然有風兒輕輕地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