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程與記事
機票往返1532元,住宿2人2房6晚共3149元。簽證費用399元。
第一天,二條城,花見小路町。
第二天,下鴨神社,京都御所,清水寺,伏見稻荷
第三天,宇治,嵐山,大阪
第四天,大阪逛商場
第五天,環球影城
第六天,大阪逛
第七天,近中午去機場,機場逛
與日本的相遇,既突然又不突然,很多年前都聽說到了日本的獨特,再加上跟我們特殊的政治歷史關系,對這個國家比較關注;跟朋友商量五一去哪,在臺灣,泰國,日本之中以隨意模式定到了日本,就這樣開始了日本行。
首先還是機票住宿兩個大頭,機票乘看到了便宜的就立馬買了,住宿比較喜歡aiebnb,也想用這種方式感受的更local,花了兩天的時間定下了兩個住處。最好朋友說訂的住的地方不能更好,完成了這一大任再也不想操心了,就把所有其他攻略推給了隊友。
出發之前一直沒有出行的激動感,到出行前一天晚上才收拾行李,也沒帶太多。出發那天是工作日,提前兩個小時從公司走了回去拿行李,友人跟我一起去香港機場,提前訂好了車,順利過關到達機場才6點半,吃飯領登機牌寄行李過海關然后候機登機。坐的捷星日本,乘務員都是日本人,上來就是熱情的招牌式笑容,坐定起飛,航班的通告語言是日語沒問題,但是英語通報也跟日語一個調調,對日本人的英語在航班上最先體驗,完全聽不懂。機上很吵,很冷,披這風衣還冷颼颼,座位又不舒服,一直被冷醒,也不知道幾點了,這時候想著能有床好好睡覺我哪也不折騰,難熬的路途。
落地日本時間凌晨2點,為了節約路途時間只得晚上飛,迷迷糊糊下機,坐擺渡巴士,過海關正式入境,在機場等朋友6點到達。晚上的機場沒多少人,各自找了長椅休息等天明,日本還是早春,機場里面也沒有很暖,又實在困,也沒有多少心思到處看,就趴在行李箱上睡,又被冷醒,怕這樣要感冒,不敢睡了,而且一臉倦意得修整一下。去洗手間坐上馬桶的那一刻,簡直驚喜,居然是熱的!在飛機上冷,機場冷,居然在馬桶找到了溫暖,日本發熱馬桶蓋,名不虛傳,必須夸獎。而且還很干凈,地面,墻面,馬桶,門看起來都一塵不染,讓有潔癖的我也放心使用,直接在馬桶上坐了半個小時打盹。修整完人也精神了一些,走走看看,到了二樓他們國內出發廳,發現躺椅居然更軟更舒服,日本人果然把最好的都留給自己,座位都不放過,很多人都直接躺著睡覺,早知道直接去那里睡覺,溫暖舒服。好在已經不是太困,但就是餓了,最早開門的還是熟悉的麥當勞,就體驗一下日本麥當勞吧??刺撞透鷩鴥炔畈欢啵加杏⒄Z描述,終于可以開口講英語啦,可惜點單太簡單了。吃完差不多朋友也落地,順利會師,去辦了關西交通卡西瓜卡,帶他吃了早飯就踏上去京都的JR電車。
JR電車準點發車,在站臺,都沒看到垃圾箱,日本的垃圾箱確實少,除非在機場或者景點這種特別公眾的場合,不然只得乖乖裝進自己包里。車來了,先不讓人上里面在打掃,畢竟機場是大站。他們的電車也就是我們的高鐵動車那樣,但是別人打掃的時候有一幕把我們看呆了,座椅居然可以全部自動離地旋轉換方向然后清掃,中國的高鐵不是還得用力用腳踩下面,一次也只能操作一排,他們居然有那操作,像看波特里面的場景一樣,嘆服啊。JR座位還分定座跟隨意座,定座就跟我們的動車一樣,買票有座位號,隨意座就是跟我們地鐵一樣,我們買的隨意座就得去隨意座車廂。
上車放好行李就隨意坐下,人不多,很安靜。早晨7點半陽光很好,天很藍,啊,日本,結結實實的到來你的土地上,讓我好好看看你們的一草一木一屋一路。先經過一個橋,海上大橋,很長,海很深,列車急駛,給人一種時空的錯覺,也不知道到底身在何方。過完橋就是穿行在城市邊緣,沒有高聳的大樓,寬闊的馬路,擁擠的人群,城市里就是排在一起的日式小民房,窄窄的但是很干凈的馬路,車輛不多,偶爾會有成群的上學的學生,或者形色匆忙穿著正裝的上班族,都是騎的自行車。慢慢飛馳到田野,方方塊塊的田地,有的長著綠綠的作物,有的打點的整齊的還未播種,日本人對待土地也是一絲不茍的態度。每一個地方都跟我們不一樣,看的目不暇接,盡管也有點困意,看朋友一路居然都在睡覺,讓我詫異,終于來到了這片土地,你咋一點興趣都沒有呢,居然不看。他居然說以后有的是看的,好吧,我承認我不愿放過任何一點時間。慢慢的駛離了大阪靠近京都,房屋就更加古典考究,裝飾精美,庭院雅致,又不失現代感,坐落在鮮花綠樹之間,每一棟房子都是一個特別的設計,是房子與自然的天然契合。
在經過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站臺后看到了kyoto station,總算可以下車了,第一天的行程很輕松,就去了二條城外面看了下,去花見小路那邊,類似于中國的小吃街,很多生鮮,好多游客,沒怎么在那邊吃,還是覺得拿著行李不方便,就說先回去放著,找住的地方倒還順利,在居民區內,用谷歌地圖每一條街道都能定位。干凈安靜的街道,偶爾有車開過,或者自行車騎過,或者安靜的行人,讓人覺得在街道里面拉箱子都很不合時宜,打擾了小院里安靜看家的主婦,在靠近我們房子的時候就拎起箱子走路,安靜的讓人實在不敢制造多余的聲音。休整了下放下行李,輕裝上陣去找吃的,在花見小路尋了一家日料店。日本的吃飯地方都會隱蔽店內,在店外完全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只好掀簾進去,立馬有熱情的服務員來歡迎你帶你入內,才能看到里面的情形。這樣沒法根據店里人多少來判斷這家店的好壞,全憑運氣。日料店進去后進包間前得拖鞋,初來乍到被這禮儀給驚到了,但入鄉隨俗也無妨。隨后一位熱情的服務員來讓點餐,雖然看起來已不年輕但也妝容整齊,涂著紅艷的唇膏,當時想日本女性真細致啊。點餐較隨意就是想吃的都來了一些,看過的沒看過的嘗嘗。結果是雖然樣樣精致考究但真的不是喜歡的口味,除了米飯沒有讓人覺得好吃的,只算填飽了肚子。第一天較累就早早回去休息,路燈下穿過安靜的街道,回到住的房子,安靜的好像旁邊小院里面人講話都能完全聽得到,但偏偏聽不到一點別人家的聲音,我們都小聲講話。
下回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