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了解到不靠譜的、常見的幾種投資者:
投機:他們眼中,股票是一張紙,他們是在賭博,目的就是賺錢。
聽消息投資者:人數最多,聚集一起討論聽到的小道消息。長期是虧。
有效市場派:聽著迷惑人,不沒有靠譜。在象牙塔內認為股市在他們預測下運行的。從來沒有進入股票過的人說他的股票觀點。
有效市場:經濟學家認為市場一定是有效的。公司的任何方面都反應在股票上了。
宏觀投資者:試圖預測未來世界經濟運行來投資,分析數據來投資。有做成功的,但是特別少。
控股型投資者:看中把虧的公司的資產,進行重拆并再組建其他項目,并進行交易,賺取收益。
成長型投資者:一般滿懷熱情投資進入自己不熟悉也不了解的產品中,賠錢。
價值投資者:投資和買衣服一樣,先知道多少錢。量化的數據范圍來估計這個價格。此類比較靠譜。
并且投資還有4個層次。看看自己屬于那個。
按照如上表述,看看自己是不是其中一個。如果是,請跟我一起學吧。
接下來便是學習市場上常見的理財投資產品,都是理論學習。
個人小結:
A、今日系統的學習了市場上常見的投資產品。并且也知道他們的位置,風險和收益。一般投資產品在理財金字塔越高層,風險和收益也就越高,否則,反之。
同學做的很好,此圖借用。
B、我暫時不具備高深的投資理財知識,所以現在自己的財務狀況基本都是選擇了最底層的投資項目。今日學習后,知道自己這樣不僅收益可憐,而且還跑不贏通貨膨脹,這樣基本都是將錢給銀行賺錢了。我可以改進,適當調整投資產品的比例,特別是股票和基金的投入。
C、通過試聽長投初級課第零課,覺得自己暫時處于投機的投資層次,得反思,得學習,非常好奇小熊先生如何看一個公司的報表,收益以及資金來源。
D、得選擇靠譜的理財投資產品,做投機者是風險很大,不學習理財知識就去購買投資產品肯定也會虧了交學費。所以,我們選擇靠譜的股票和基金深入學習。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還是暫時免了。
上面這張圖叫做理財金字塔,從金字塔的底端到頂端,分布著不同的投資品。越往上走,投資品的潛在風險就越高、可能獲得的收益也就越高。從最底端的國債、定期存款到最頂端的實業收藏品,基本涵蓋了市面上我們常見的投資品類型。
1.最底層:國債和定期存款。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債券,認購國債意味著你借錢給了國家,國家會按時付你利息,到期歸還你的本金。因為有國家信用做擔保,所以我們一般認為國債是低風險的投資品。銀行定期存款就不多說,雖然現在銀行可以破產,但是還有存款保險嘛,所以風險也是極低的。
2.貨幣基金和國債逆回購:感謝馬云大叔,通過余額寶讓我們認識到什么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是基金的一種,因為投資于低風險的貨幣市場,所以收益相對穩定、風險低、流動性高。
國債逆回購是很多小伙伴不太了解的一種投資品種,其實很簡單,就是以國債作為抵押品的一種借錢手段,舉個例子:
A是一家企業,因為流動資金短缺,需要在很短時間內借到1000萬,可是銀行貸款審批流程太長來不及,于是A以手頭的國債為抵押品,向有錢的人(比如B、C、D)借錢。時間可能是1天、7天、14天甚至更長,到期之后A把錢和利息還給B、C、D,同時拿回作為抵押品的國債。
因為以國債為抵押品,而且有中登公司(全稱為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擔保,所以國債逆回購風險很低,是一種低風險的投資品。
3.地方政府債:地方政府債是指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因為有中央政府這個老爸,而且中國歷來沒有地方政府破產的傳統,所以地方政府債風險較低,但不是完全沒有風險。
4.企業債:企業發行的債券,同樣是債券,企業債整體來看就比國債和地方政府債風險高多了,畢竟不同的企業經營狀況不同,欠錢不還、破產跑路也是常事。
總結一下,債券可以分為國債、地方政府債、企業債。如何評估債券的風險呢?在長投初級課中詳細的講解了債券的基礎知識以及如何分析債券,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要點:(1)是誰借錢?借錢人的情況如何?有沒有還錢的能力?(2)借錢干嘛?(3)利息多少,借錢的期限是多少?把這幾個基本的問題搞清楚,我們就知道一只債券的情況和風險所在啦。
5.基金:很多人會買基金,可是卻連基金是什么,有哪些種類都不知道。其實買基金就是投資者把錢拿給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來幫你投資。通俗點說就是你花錢雇了一個專業人士來幫你投資,當然這個專業人士是不是真的專業就很難說啦。基金經理拿了投資者的錢,就可以買買買啦,根據買的東西的不同可以分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等。具體的內容我們在后面的第四課中會講到。
6.股票:除了買基金之外,股票也是很多中國投資者的選擇,可奇怪的是他們買股票都很隨便,也許僅僅是聽了某個同事的推薦、又或者是看到電視上某個專家的預測、甚至只是覺得某個股票的代碼看起來比較激勵、更多的是覺得現在是牛市,我也要賺一筆。這些極其不靠譜的買入原因直接導致了很多人的虧損。那股票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股票投資的正確打開方式,我們在第三課會講到。
7.P2P和信托:P2P全名是peer-to-peer,本意是指個人對個人的點對點貸款。但是目前中國的P2P投資可是高風險投資品,一方面是因為監管缺失,另外一方面是因為P2P平臺本身的一些問題,比如設立資金池、分拆標的、偽造信息等等。而信托一般是指把錢給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來幫你投資,門檻高(100萬起),風險也不低,2015年就有至少超過10個信托產品違約。想要更詳細的扒一扒P2P產品和信托產品的本質和風險,在長投入門課第二課中,有深入的分析。
8.銀行理財產品:別以為銀行理財產品有銀行兩個字,就一定能保證收益,其實理財產品有兩種,一種是銀行發行的,一種是第三方機構發行銀行代銷的。和基金有點類似,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跨度也很大喲。
最頂層的外匯期貨貴金屬、實業收藏品因為逼格太高,不在我們這次課程的討論范圍之內,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百度。
梳理完理財金字塔,除了讓我們初步認識這些投資品之外,還能給我們什么啟發呢:
第一、如果我們只懂得把錢放在銀行存款、余額寶、國債等低風險的投資品上,我們能夠獲得的收益也是很可憐的,大概也就是每年3%-5%左右,我們國家公布的通貨膨脹水平大概是在5%左右。不過上節課我們就說過,5%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這個數據其實是非常保守的,即便用這個保守的數據來衡量,我們如果只懂得低風險投資,只能眼睜睜看著錢貶值,越來越不值錢!
第二、想要跑贏通貨膨脹,想要獲得更高一些的收益,想要通過理財投資實現財富自由,我們就必須要投資于基金、股票等風險較高的投資品。但是我們第一節課就講過:高風險不等于高收益,不是說你冒著高風險買了股票基金、拿著所有錢買了股票,你就能一年賺15%甚至20%,這里面是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的。雖然基金、股票、P2P等投資品可能會給你帶來高收益,但是這種高收益是建立在正確的投資決策這個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運氣、感覺、直覺的基礎上的。靠運氣你可能在市場上賺一次兩次錢,但是卻不能長期的、持續的賺錢。
所以如果想要跑贏通貨膨脹、想要獲得比銀行存款、余額寶更高一些的收益,我們就要對股票、債券、基金、P2P等投資品都有所了解,尤其是股票和基金。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講過了P2P風險很高,建議小伙伴們最好避開,就算不避開也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而債券國家目前的政策是:AAA評級以下的債券需要有300萬的投資門檻,但是實際上很多投資債券的機會都存在于AAA評級以下的債券里,AAA評級及以上的債券收益就少很多了,而且可選擇的債券也少,沒有太多選擇。那我們只能通過債券基金來投資債券市場、分享債券市場的收益(AAA是指對債券的評級,評級越高,債券質地越好)。
歸根結底,我們還是會回到基金和股票這兩個重要的投資品,而長投學堂目前的課程也是基于基金、股票、股票的衍生投資品來設計的,希望為想要追求更高收益的小伙伴們提供系統知識、分析方法、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