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叫黑貝,山西人,在體制內單位廝混。黑貝對文史知識極為熟稔,說起各種名人掌故是如數家珍,繪聲繪色。可是,沒當我和他說起彼此的工作,談到未來的打算,黑貝總是一副痛心疾首、苦大仇深的樣子。按他說,端上了這個鐵飯碗后,再出來闖蕩,不僅是要瞅準時機,更是要有幾分破釜沉舟的魄力了。
我和黑貝的工作很類似,也是在辦公室里寫寫畫畫,做些為他人縫嫁衣、補襪子的文字工作。一年之前,我和黑貝說到每日在單位無所事事的時候,黑貝還說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告訴我,空閑的時候,能看看書,寫寫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何等幸福的事情。可是,最近跟他說起,如果哪天我們走出了單位,重新選擇的時候。他卻告訴我,在這樣的單位舒服慣了,真的走出來,要么是自己創業,要么又是得從底層開始,重新摸爬滾打了。
說實話,我很沮喪。我對工作雖沒有太大的熱情,但沒想到我們的工作意義和價值也不過如此,確實很讓我失望。
每年一次的同學聚會,除去固有的懷舊項目外,聽聽在外企、私企的同學閑聊工作中的所見所聞,有時候真讓我大開眼界。我們的工作能朝九晚五,能旱澇保收,曾讓他們羨慕不已。可是,當他們聊起股市房市的經濟泡沫,說起四處出差見識的奇聞軼事,卻遠是我們每日在辦公室伏案辛苦工作,夜以繼日玩命掙錢所不能經歷的。偶爾,我也會想,也許是我內心的激情仍未褪去,所以會設想以后的生活可能發生的改變。也許是我目前的工作安穩,讓我有些恐慌,所以會考慮到以后,當可能重新被選擇時會惴惴不安。
可是我仿佛忘記了那些走遍世界,訪遍天下的同窗們,他們曾滿臉疲憊地跟我說起又要出差的痛苦,還有他們經常在周末也連軸加班的無奈。他們老羨慕我們端著鐵飯碗的時候,仿佛也忘了我們為這份工作放棄的年輕人應有的朝氣活力,每日過得暮氣沉沉,、毫無生氣。也忘了我們為躋身體制內,多少夜晚熬夜備戰,最后還是拿著微薄的薪水,簽著各種匪夷所思的落戶協議、保密協議、違約協定……
我不知道是否其他人也會像我這樣,會考慮重新工作的各種可能,也想象另外種生活的各種狀況。也許是因為我還太年輕,所以仍然會有熱血沸騰的時候,會有沖動,會有情緒,會忐忑著、焦慮著,小心翼翼地仔細看著這個世界。也許我工作在別的環境仍然也會有改變的想法,我開始五湖四海的奔波又會想念當初下班后,就回到家忙碌著做餐簡單晚飯的踏實。
忘了說,整日抱怨鐵飯碗的黑貝君已經把自己博客的文章匯集成冊正式出版了。文章都是他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閑寫下的文字,談美食,說故事,品小說,講笑話,挺有意思的。或許,他說得也對,在哪里也沒那么重要,做點喜歡的事情,生活可以過得同樣很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