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參加一個考試,但是已經連續9年失敗了,那么你還會繼續考下去么?
當然這是一個假設,事實上是否會有這樣執著的人呢,我不知道,但是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一部電視劇《不屈服的女人》,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荻原早紀,連續考了9年的司法考試,但是一直是沒有考上,于是到了第10年,她還在繼續堅持。
這是一部勵志片,但是我們也可以從這個片子里看出很多人性更深層次的東西。
比如,她為什么要堅持考9年呢,換做是我們,我們會堅持這么久么?
其次,她能為一件事堅持9年,我們有什么事情堅持了9年甚至更久呢?
再者,她考了9年還考不上,原因在哪里呢,她有沒有認真總結經驗呢,拿9年時間來考一個司法考試真的值得么?
回歸到劇情,她為什么要考9年司法考試呢?
一方面是為自己,她一直想做一個律師,但是更主要的是為了父親的遺愿,當年父親就是夢寐以求的通過司法考試,于是考了9年,可是在拿到通過的證書時卻因為就一個小孩而意外死去了,于是為了完成父親的心愿,我們的小紀同學一口氣考了9年,等到第10個念頭她已經32歲了。
此時的她沒有正式工作,沒有結婚,也沒有什么其他的愛好,除了做兼職,其他時間都用來學習司法考試的材料,滿屋子全都是司法考試的各種資料,其中有兩大書柜的司法考試書。
第二個問題,她為什么能堅持9年呢?
答案也不言自喻了,正是因為對父親的深深地思念,她把這件事的視為自己的使命。于是無論遇到多大困哪,她都在堅持。
這過去的9年里,由于她在東京打工掙得收入低微,所以她嚴格控制自己每頓飯的量,只買過期的食物,因為這樣可以更便宜一些。本身自己非常喜歡吃奶酪,每次去超市都忍不住想買一塊,不過她不想讓自己敗給習慣,硬是定下了“不考過司法考試,堅決不吃奶酪”的誓言。
在第10年里,她又遭遇接二連三的打擊,相處了9年的男友提出分手、丟了兼職的工作、鄉下的媽媽也因病去世。她一度低迷,甚至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了。
換做是誰,都會開始懷疑人生,支持她走出人生低谷的不僅僅有自己堅持多年的信念,還有幾位好朋友的大力相助。這里面需要補充的是她在過去9年里沒有一個朋友,只在第10年因為一些事情慢慢的結交了2位好朋友,生活也因此發生轉機。
親情、友情、愛情構成了一個人的基本后盾和力量,當然了,在此基礎上有的人找到了自己的事業和使命,從而讓人生價值最大化。
回到第三個問題,她為什么考了9年還沒有過呢,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首先,日本的司法考試非常難,通過率一直都是低于3%,2014年通過率是2.8%;相比之下,中國的司法考試也是很難的,但是通過率是10%左右。
其次,小紀的學習就是基本的死記硬背,而自己的營養又跟不上,這就讓她陷入一個惡性循壞,一方面學習方法太笨拙,另一方面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其中,盡管她學習非??炭?,每天都學到凌晨1點半,但是學習方法是最主要的問題。
她在書上也做了大量的顏色標記要旨,但是她看書基本上一本接一本,而且沒有什么系統的學習方法。對付這種專業強度大的、記憶量特別多、結合實戰經驗的考試,最好的應試策略是理論結合實踐,拆解到具體的行動方法上,她可以用花1年學習理論,1年去做實踐,1年將兩者結合,那么最快3年可以通過考試,但是實際上她是一邊做兼職,一邊去學習,兼職的內容對考試內容幫助不大,而且就算她接觸了一些法律案子,也很少去與理論做對照、反思與總結。
當然了,我們能期望在一年之內搞定,而不是花好幾年在一件事情上,那么她有可能在一年之內通過司法考試么。機會也是有的,比如去法律考試輔導班去做兼職講師,一邊掙錢,一邊鞏固理論知識。對于這樣她的白天時間就是對自己學習有用的,而不是僅僅是用來掙錢的。
對于實踐的欠缺,她可以采取做一些律師助理的工作,其實實際上她也做了很長時間的律師助理,但是她把自己的工作范圍僅僅局限在做好助理工作上,而沒有對律師的案子進行系統的分析與復盤。
到這里,她的問題不完全是方法的問題,而是看問題的角度,她主要采用的是單一維度,比如從自己的角色身份出發,做助理時做好助理的日常工作、學習時只是以考生身份,這樣做可以讓她成為一個合格的員工和學生,但是很難成為優秀的。
小紀的故事,雖然歌頌了這種執著的精神,但是也反襯出她的頑固,9年考試都沒過,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在考了3年之后就應該系統的反思與總結一番,而她只簡單的把問題歸結于自己不夠努力,然后是繼續年復一年的通宵達旦。
故事的最后,女主人公成功考過了司法考試,第十次終于成功了。有人為她的執著而打動,有人為她的頑固而嘆息,但是最打動我的是她有自己的一個明確的目標,而且不是簡單說說的目標,失敗了這么多次還能夠繼續堅持,這種態度就是特別難得的。
最后,推薦大家看一看這部日劇《不屈的女人》,無論是她的堅持、反思、熱情與牢不可破的習慣,都展現出了一個女人向命運抗爭的非凡的心路歷程。當然還有對女人獨立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