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枝子
今天,刷完微博,笑到嘴角咧到了太陽穴,因為——
柳俊烈和李惠利在一起了。
柳俊烈和李惠利在一起了。
柳俊烈和李惠利在一起了。
那個我們在《請回答1988》里認識的傲嬌狗煥,那個渴望愛情的德善,那場讓人唏噓無疾而終的暗戀。
前幾天,好友三刷電視劇時,看到他們錯過彼此,還一邊擦鼻涕,一邊惡狠狠地說要給編劇寄刀片。
現在,他們真的在一起了。
這簡直就是狗煥黨的終極勝利,當年站錯CP的我們終于可以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請回答》系列里,編劇一直把“猜老公”這個梗玩得六到飛起,到了《1988》更是神乎其技。
20集的電視劇,前18集狗煥絕對是妥妥的老公候選人。然而,最后兩集,德善突然就大徹大悟,喜歡上了阿澤。
狗煥黨立馬哭暈在廁所。編劇你他么根本不是人啊,你難道忘了狗煥對德善付出的樁樁件件了嗎?
看到德善穿著韓服在院子里練習,就算假裝若無其事的路過吐槽,而后又會立馬帶著憨厚的傻笑躲在窗口偷看,心里想著“這丫頭可真好看啊。”
想和德善一起上學,會站在她家門口一個多小時,一遍遍拆解鞋帶,等到德善出現了,再假裝不耐煩地迅速離開。
搭公交時,為了不讓其他男同學擠到她,默默站在她身后。就算撐到胳膊青筋暴起,也酷酷地一句話都不說。
收到德善送的粉紅襯衫,分明開心的要死,卻什么都沒說,偷偷收到抽屜里。哪怕是最愛的大哥要穿,也死命守住不給。
在德善從讀書室學(shui)習(jiao)回來之前,會一直等到半夜,困得要死,卻扛著睡意。直到聽到大門推開的響動,才安心地關了燈。
下雨天,在門口等德善出來后,把傘遞給她,輕飄飄地說了一句“早點回家”。然后一個人跑回來,靠在門上偷笑。
在被德善追問是否會攔住她去相親時,會像小貓一樣示軟,滿眼深情地說,“不要去”。
雖然,每次德善看過來的時候,狗煥都會收回自己凝視的目光,當著娃娃魚他們的面用力和她劃開界限。但下一秒,他就把和德善的合照塞到了錢包里,笑得像嘴里塞了衣架一般。
比起勇敢表達的阿澤,狗煥的愛情是稚嫩而別扭的。
他從來都不知道說喜歡你這樣的話,反而把全部的力氣都用來隱藏對德善的愛。
但愛情這種東西,就算捂住了嘴巴,也會從眼睛里跑出來。
這么可愛的男孩子,硬是讓我這個顏狗第一次不在乎顏值。
編劇你怎么舍得讓他們錯過,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豆瓣上,很多人因為他們最后沒有在一起而怒打一星,氣鼓鼓的模樣好像是自己才是被惡狠狠拆散的那一對。
有人會問何必呢?不就是一個電視劇的CP嗎?
我有時候也會想,為什么我們要追那么多的CP,在他們身上放入那么多自己的感情。
看到電視劇或小說里的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們會露出老母親般的微笑;而沒有在一起時,我們就能哭的呼天搶地,比自己失戀還傷心。
其實原因很簡單。
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
我們也曾像狗煥一樣,有過稚嫩而青澀的愛情。
默默地在背后付出,看到她開心的模樣,會忍不住偷偷笑起來。會不自覺地欺負她,想要引起對方的注意。然而,一旦對方有了回應,我們卻像被抓住了把柄似的,暴跳如雷地說“我一點都不喜歡你”。
我們也曾像德善一樣,渴望美好的愛情,卻有那么一點點自卑。
就算被別人起哄說,“他喜歡你吧”,我們在竊喜的同時,還是會有點害怕,怕只是自己自作多情,所以小心翼翼地試探。
在發覺猜錯后,背地尷尬的要死,在心里罵了自己一萬遍,說絕不再犯。但下一次卻依然因為別人的一個舉動,浮想聯翩。
我們的愛情也像他們的一樣——無疾而終。
我們和青春里的那個人錯過,看著對方和別人成了般配一對,最終成了那個不痛不癢的旁觀者。
也許有人要說,“青春要是沒有遺憾,那該多無趣?”可說的人也知道這句話不過是自我安慰。
如果能夠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我們也很想大大方方地說出那句“喜歡你”,哪怕被拒絕,至少自己也夠坦白。
也許是導演為了彌補狗煥的遺憾,臨近結尾,我們終于等來了那場“愛的告白”——
我們知道這表白遲來了那么多年,真心實意的話也在時光里被消解,最終只能當做笑話講了出來。但對狗煥來說,和德善說出這些心里話時,他的青春才真正畫下了句點。
不過,謝天謝地,現實生活中他們在一起了。
我們不想聽什么文藝的“在一起是愛情,錯過了才是青春”。
去他么的青春,我們已經老了。
我們就是要愛情這種好東西,我們就是要像十幾歲那樣愛得想把心臟都捧給那個人。
天氣這么好,讓我們大膽相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