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辯

有好多種關于爭辯的場景,菜場隔壁攤位的大爺大媽,倫理電視節目里柴米油鹽的當事人,經濟頻道里面紅耳赤的專家,寶島各執藍綠小旗的政客,屏幕前孜孜不倦的五毛和美分。他們都在為了捍衛自己信奉的真理展開辯論,有的人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有的人一心只想證明別人是錯的,至于自己對不對,他已經忘了。

種種不幸的根源,一部分在于社會制度,一部分在于個人的心理素質——當然,后者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前者的產物。如果你不那么覺得,別著急和我吵,這句話是羅素說的。我之前很不能理解一些噴子,為什么他們什么都看不慣,什么都想不通,后來我明白了只是他們不爽而已,他們不爽別人得到了高于自己的認可。他們得到心理滿足的門檻比一般人都要高,即使是赤道的陽光都無法填補噴子內心的陰影。他們喜歡讓所有人和他一起面對他所謂的丑惡的真實,并且他們大多數都贊同人性惡。

還記得yolfilm那句在知乎上引起極大爭議的一個答案:若不是在網上,你焉有資格和我對話?

這句話讓無數噴子拍案而起,翻出各種舊賬痛訴yolfilm是個小人偽君子,看起來似乎他們每個人都是道德衛士,整個知乎就像個戰場,每天上演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戲碼,最后yolfilm走了,他們歡呼又成為知乎的主人了,然后yolfilm繼續當他的導演,噴子們繼續上1024填補寂寞,多有意思。

很多人應該已經不屑于在網絡上找自信了,而噴子們只能活在那里。虛榮心的根源就在于自信心的缺乏,療法則在于培養自尊,直到你不再認為別人會阻攔你成為王者,你才會獲得最廣泛的認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