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我有事去外地,湉湉跟她爸爸在家。湉湉的爸爸工作很忙,順帶著給我幫忙,管理湉湉的學習與生活。通過電話溝通,感覺湉湉爸爸還算盡職,起碼湉湉上學一次都沒遲到過。我得寸進尺,提出更高的要求:“你每天給湉湉擦點防曬霜,紫外線太強了。”湉爸絲毫沒猶豫的拒絕:“這個做不到,你不放心,就壓縮行程快點回來。”
終于到了可以回家的時候,我計劃著要給湉湉帶點禮物回去,在商場超市逛了一圈,拿不定主意,就打電話給湉湉爸爸,想讓他問問湉湉想要什么禮物。電話一直沒人接聽。
我繼續在超市逛,最后下定決心給湉湉買了兩盒薯片,一小盒口香糖,還有兩個可愛的小動物造型的棒棒糖。是的呢,這些是不健康的食品,我甚至稱之為垃圾食品。平常也不主張孩子多吃,也會嚴格限制孩子的攝入量。但是,偶爾吃吃,問題也不是很大吧?
回到家,湉湉看到這些禮物時的喜悅當然在我的意料之中。她小心翼翼地舔著棒棒糖:“這個味道的棒棒糖是我一直想吃的。媽媽,你對我太好了。”
湉湉經常對我這樣直抒胸臆。
韻韻小時候,“媽媽,你對我太好了,我好愛你哦!”也是韻韻的口頭禪。其實呢,如今19歲的大姑娘韻韻,雖然不再這樣直白,但同樣意思的表白也常常有呢!
今年暑假,有一次我和韻韻,我們母女倆一起吃東西閑聊。韻韻對我說:“我覺得我比我的很多同學,得到的爸爸媽媽的愛要多很多。”我當然明白,天下父母當然都是竭盡自己的所能去愛自己的子女,我也絕不敢說自己對自己的孩子的愛就比別的父母對他們自己的孩子的愛更多一些。韻韻的樣子不是開玩笑,她大概是真的這樣覺得。我將韻韻的這句話寫出來,估計有爸媽會像我當時的感覺一樣,這是一個非常單純的孩子。但是,不管怎樣,孩子能有這樣的迷之自信,說明這是一個幸福感很強的孩子,也是對我這個媽媽、對孩子的爸爸的極大的肯定與表揚呢!
(2)
二胎放開,很多父母在期盼第二個寶寶的同時,也為如何讓大寶接受二寶,如何處理二寶與大寶的關系而操心甚至煩心。
我懷湉湉時,韻韻讀小學五年級。我們沒有“要有了二寶,大寶會失落嗎?要如何讓大寶接受二寶?”的困惑和糾結,因為,韻韻一直熱切的盼望著有一個弟弟或者妹妹,對于媽媽肚子里的小寶寶,韻韻有著無條件的愛。
記得湉湉快出生時,我帶著韻韻一起去給湉湉準備小床,小被子,以及嬰兒服。我在兩張嬰兒床之間猶豫,一張是大品牌,實木的,無一絲一毫的異味,但價格昂貴;另外一張呢,品質稍差一些,但價格實惠很多。
我想給新生嬰兒最好的,卻又因為昂貴的價格而躊躇。韻韻卻毫不猶豫,堅持要給妹妹最好的。我笑著說:“這么貴,你以前都沒有用過這么好的小床哦!”韻韻說:“沒關系的,沒關系的,我愿意媽媽給妹妹買好的。”
后來,在回家時,在電梯上,韻韻看著我手里的嬰兒被,、嬰兒服,開心地親親我的肚子:“寶寶,你看媽媽對我們多好!”
每每回想起這一幕,我都欣慰而感動,真的,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像韻韻這樣。
我曾耳聞一件真實的事情。
我的一位親戚,原本也懷上了二胎,13歲的大女兒堅決不接受,而且態度激烈,甚至以離家出走相抗衡,最終,父母選擇拿掉腹中胎兒。親戚朋友們講起這件事時,搖頭嘆息,都認為大女兒太自私,也覺得是因為做父母的太溺愛。
我不知道那些不接受弟弟妹妹的孩子究竟是因為哪些原因,估計不是某一個方面的因素,但我覺得,不能單純的歸結為孩子自私,相反,我覺得,拒絕弟弟妹妹的孩子,多半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在ta們的內心,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的。
(3)
韻韻讀高中時,有一次,她的班主任邀請我在家長會上作為家長代表發言。由于時間關系,老師要求作簡短的發言。印象中,我大概講了兩分多鐘。
會后,班主任卻無比激動地打電話給我,說我的發言讓她深受感動,也獲得很多家長的好評,讓很多家長頗有感觸。說有家長給她電話,認為韻韻一定會是個幸福感非常強的孩子。甚至說有家長要求再開一次家長會,讓自己家孩子的爸爸來參加家長會,聽一聽,受受教育。
我當然覺得這是班主任老師的溢美之詞。我不大記得我所講的全部內容,大概內容是我認為對孩子的養育,最好的方式是“守望”,既不甩手不管也不要過分緊張孩子。此外,我主要講了有關韻韻的爸爸的一個小故事。我想,讓那么多媽媽有所觸動的,大概是韻韻爸爸的這個小故事吧?
韻韻和湉湉,她們姐妹倆的爸爸,平常工作非常繁忙,似乎沒有時間與精力陪伴孩子們的成長。孩子們和我卻也并無怨言,因為并不覺得爸爸不關心我們。
韻韻讀初一時開始上晚自習,自從韻韻上晚自習開始,爸爸只要不出差,不加班,只要他在家的情況下,他一直堅持在韻韻晚自習回家時,準時等候在院門前,接晚上放學回到家的韻韻。雖然只是短短幾步路的陪伴,但貴在一直堅持,從沒誤過,為了怕自己忘記時間,這個工作繁忙的爸爸,在手機上定了鬧鐘,提醒自己,韻韻回到院門前的時間。從初一到高三。
我想,這是為什么,我的韻韻,她會是一個幸福感強的孩子,也是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
(4)
韻韻的小名叫“妹妹”,湉湉的學名叫做“涵”。當年湉湉出生時,我們就感覺湉湉的脾氣似乎比韻韻要急躁,韻韻爸爸說:“就起名叫涵吧,希望她像姐姐一樣有涵養。”后來在詞典查到“湉湉”,表示“水流平靜”的意思,就將“湉湉”做了涵的小名。
有一天,讀初中的韻韻坐在桌邊吃飯,兩歲的湉湉走過來,隨口叫道:“韻韻”!初中生韻韻很隨意地應道:“嗯”。
站在旁邊的我,感覺非常有趣,也非常幸福。
韻韻和湉湉,性格不完全一樣,但都是善良有愛的孩子,還有一個共同點,除了愛媽媽,還都非常愛爸爸。
有一天,湉湉要求她爸爸在我們住的地方睡(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爸爸常常在他的辦公室休息)由于湉湉正在寫作業,估計她是擔心她爸爸在一旁沒事做無聊吧?就聽她對她爸爸說:“我先寫作業了,你去看看那個美人魚書包里有沒有零食吃。”我聽了好笑:“你讓爸爸看看有沒有零食,給誰吃呀?”湉湉說:“給爸爸吃呀。”
我在跟韻韻微信聊天時將這件事告訴了她,韻韻開心地說:“真可愛!”
那天我們夫妻倆一道散步,我倆聊起湉湉對爸爸的感情,湉湉爸爸也很高興,說:“前兩天你不在,我帶著湉湉散步,她走著走著,突然問我,唉,爸爸,你的傷口到底長好了沒有啊?我說,長好了。她說,哦~好像放心了的樣子。”
想像著湉湉小大人的樣子,我也覺得好笑,又說:“唉,你咋這么好命,沒怎么管過兩個孩子,可兩個孩子卻都這么愛你。”是的,孩子們愛媽媽是有道理的,在長期的吃喝拉撒睡的照顧之中,孩子們與媽媽早已親密無間。可是,這個爸爸,看上去,實在是在孩子身上沒有付出多少時間與精力呀。
爸爸哈哈大笑,沖我伸出手,煞有介事:“這真的要謝謝你!”我跟孩子爸爸握手,半開玩笑,但其實也是發自內心:“不用謝我,主要還是因為你自己的人格魅力!”
我們夫妻的對話讓人覺得搞笑了吧?哈哈哈,不好意思。但我們真是這樣對話的,我說的也是真心實話。
我想,孩子們的爸爸之所以說要謝謝我,大概是指我這個當媽媽的教育孩子愛爸爸。其實,我覺得,孩子們能如此愛爸爸、尊重崇拜爸爸,不是光靠教就能教出來的。首先,媽媽就從內心真正的愛爸爸、尊重崇拜爸爸,在孩子們的心目中,爸爸當然是可親可敬的。而媽媽之所以真的愛爸爸、尊重爸爸,真的是因為孩子們的爸爸有他自己的品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所以說,不用謝我呀。
為人父母,當然都希望養育出幸福感強的、溫暖的孩子,是吧?我覺得,內心有著極強幸福感的媽媽,是能養育出這樣的孩子的。這個跟媽媽的個人性格有關系,跟爸爸,其實也有極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