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瀚博
有時候我們反思,是不是對周琦的期望太高。
曾幾何時,姚明、易建聯接班人,大魔王等等稱號響徹賽場,周琦的出現,讓中國球迷熱血沸騰,以為又將在NBA的舞臺上發現中國長城的身影。但是,轉投新疆兩個賽季的碌碌無為,外加奧運賽場上的糟糕表現,讓媒體及大眾對周琦的話鋒一轉,瞬間將這個涉世不深的孩子拉入谷底。
原本內向靦腆的大男孩更加不愿開口講話,但是,倔強的周琦,一直憋著口氣,他想證明自己,想要改變大家對他的偏見。其實,有些偏見本就是帶著有色眼鏡之人的無中生有。當17歲的周琦橫空出世時,是廣大媒體將其捧上了藍天,而當經歷奧運與選秀的雙重失意時,也是部分媒體帶頭“口誅筆伐”。這期間,周琦做了什么,他不過是打他的籃球,幻想著有朝一日成長為一名籃球巨星。誰的18歲不對未來充滿幻想,周琦做錯了什么?難道是他自己喊出大魔王的稱號,是他自己稱謂自身為姚明接班人嗎?
終于,在譏諷與嘲笑中勵精圖治,周琦與新疆隊經歷了一個成功的賽季,大手筆的投入引援,李秋平的傾力指導,空前團結的球隊氛圍,使新疆隊時隔多年,又一次站在了總決賽的舞臺,而周琦也等到了證明自己的機會,此時,他的對面,站著是自己的前輩易建聯。
周琦與易建聯的PK,讓人想起了當年的姚明與王治郅,所謂傳承,便是如此。這是周琦第一次站在總決賽的舞臺,而阿聯早已習慣了大場面。這組對決令球迷很是期待,尤其期待著周琦會有怎樣的表現。
戰山東與遼寧,周琦并未遇到太大的挑戰,但面對阿聯則完全不同。周琦的優勢在于速度,在于防守,在于活動范圍之廣,而易建聯雖然年長了些,卻并不處于下風。反過來,身體力量的高出一籌,使他在對抗中占據著絕對優勢。易建聯打周琦,可以依靠經驗,掌握節奏的變化,可以依靠身體,無情的碾壓。也許阿聯唯一的缺陷在于體能,整個系列賽,他的體能很可能決定最終的走勢。
假如周琦陷入與阿聯的個人纏斗,將很難有所作為,尤其強攻內線遇到阻力時,周琦對位易建聯,只能寄希望中投命中率能有保障。但是,比賽終究不是兩個人的對抗,新疆隊的內線也絕非必須仰仗周琦的發揮。所以,周琦要做的,就是擺正自己的位置。
想來有李秋平在,也會為周琦邊降溫邊打氣。周琦要學會忘記過去,忘記偏見,腳踏實地的從防守做起,發揮自己防守范圍大的優勢,有效的控制本方籃下,控制住籃板,然后才是如何配合隊友進攻的問題。現在的新疆,外有靈活小外援,內有強力大呂布,論進攻,周琦并不是首選,認清這一點,按照戰術去打,該出手時出手,打成功率、打效率,無所謂數據是否華麗,無所謂與阿聯的對位是否取得優勢,球隊能夠取勝才是比賽的關鍵。
總之,這一次的總決賽,希望媒體大眾給周琦寬松的環境,讓他自由自在的發揮,不要打得好了就如何吹捧,也不要打得不好就冷嘲熱諷。在很多人眼中,他依舊是個孩子,大家總站在成年人、中年人的角度去要求一個孩子,真的客觀嗎?
做好自己,擺正心態,像阿聯學習,像阿聯致敬,別在乎能否單打阿聯成功,先從控制住廣東隊的內線進攻做起。多年之后,我們再談姚明,他是中國男籃唯一的一個,也許永遠無法復制,而周琦,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要內心向陽,總會走上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