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受人恩惠,萬分感恩;如能做到加倍的報答,才算是受惠之后應有的響應!
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困難的時候,我們時常會得到別人的施舍。這種施舍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對于別人的施舍,你接受了,就要感恩于人家。感謝別人對你的幫助。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中國有句古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接受了別人的恩惠、施舍,理應回報他人。這樣才顯得有情有義。
歷史上“漂母飯信”的故事,能很好地說明這個道理。韓信小時候家中貧困,父母早亡。他雖然刻苦用功讀書、習武,然而,卻不懂掙錢的本事。無可奈何,他只得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到別人冷眼。韓信不能咽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釣魚,用魚換飯吃,時常饑一頓飽一頓,淮水邊有個老婦人為人家漂洗衣服,人稱“漂母”。她見韓信著實可憐,就將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每天都是如此,韓信發誓要報漂母一飯之恩。后來,韓信幫助劉邦打江山,被封為“淮陰侯”后對漂母分食之恩始終沒有忘卻,便派人到處尋找,并以千金相贈。這就是“一飯千金”的來歷。
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當你窮困潦倒時,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當你失敗時,有人為你鋪墊了一塊塊基石,讓你走向成功的階梯;當你愁苦的時候,有人為你帶來開心果……這無一不是別人對你的施舍,接受了別人的施舍,你該如何做呢?當然是一要感恩,二要加倍報答,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有這樣一個曾經感人的例子。洪戰輝,他年幼時就已經失去了笑容,全家生存的重擔更是壓在他的肩上。他到處求學,雖然歷經辛苦,但他學會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他曾帶著妹妹去大學求學,看到那么多有愛心者為他伸出援助之手。想著世上還有很多像他甚至比他更貧困的人需要幫助,便自籌資金,建立了一個慈善基金會,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洪戰輝被評為“2006年感動人物”之一,在頒獎典禮上,他真誠地說:“我只不過是記著別人對我的幫助,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更多比我更困苦之人。”得到了陣陣掌聲。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別人愛我,我愛別人,這是小愛;我愛別人,別人愛我,才是大愛。”所以,不忘別人對你的施舍與幫助,以感恩的心去面對,熱心回饋別人對你的幫助。
星云大師說:“感恩我的父母生養了我的色身,感恩我的師長傳授了我的知識,感恩社會大眾讓我衣食無缺,感恩宗教信仰成就了我的法身慧命。早晨的鬧鐘響起,雖然驚醒了我的睡眠,但是我仍然感恩時鐘提高了我的警覺,讓我知道不可以賴床偷懶,應該早起工作。及至起床后,盥洗完畢,拉開窗簾,迎著耀眼的陽光,開始清掃房室。父母兄弟要我下廚供給早餐,親朋好友來訪,要我接待招呼,我感恩自己擁有一個有用的人生。”
學會感恩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感恩體現一個人胸襟的博大。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會擁有成功,感到幸福。行走人生之《悟道思維》
作者:悟道修行
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29f4afb5b0bd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