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投簡歷,看似很省力,實際很磨人。這種遍地撒網的投簡歷模式,因缺乏針對性而命中率低,久而久之,消磨你的信心,增強你的挫敗感。
與其亂槍掃射,不如選定目標再發射。而選擇的目標應該是那些比較容易打中的,而不是那些看起來很美好,卻難以命中的。
也就是說,咱們在投簡歷之前,要客觀地預測一下應聘的成功幾率,不要把時間耗費在無謂的等待和期盼中。
盡管我知道有些求職網站帶有測試功能,向求職人展示他們的簡歷與招聘廣告的匹配度。但是,這種功能有著明顯的局限性。首先,人們只能在求職網站的平臺上使用它,不能用它測評來自不同渠道的招聘信息;其次,它進行比對的只是簡歷與廣告,而現實的招聘決策不能光看簡歷,而要審視求職者的整體條件,包括寫在簡歷上的信息以及無法寫在簡歷上的思考能力和職業素養。
因此,我建議你放棄對求職網站測試功能的依賴性,著實地培養出一種“審查”招聘廣告的能力。這種能力將成為你的自帶思維模式,你可以隨時隨地開啟它,還可以根據各種經驗優化它。它將幫助你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獨立而敏銳地感知求職的勝算。
投簡歷前,先問問自己以下5個問題:
1. 你的工作實踐是否達到最低標準年限,或者與之相差不遠?如果你是一名大學畢業生,就別花時間去申請那些需要3-5年工作經驗的職位。廣告中寫著對工作年限的要求,說明這個職位非常需要實踐經驗。如果你有2年相關工作經驗,與要求相差無幾,倒可以試試看。
2. 你的學歷是否接近公司的需要?對學歷的審查標準,校招比社招嚴格,國企比民企嚴明,技術性崗位比輔助性崗位嚴謹。很多企業雖然明白求職者的軟實力比一紙文憑重要,但依然認定學歷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因此,要根據你參加的招聘類型來判斷學歷的重要性。
3. 你能否概述在此工作中要做的事?企業除了招少數的實習生外,是不愿意招一個門外漢的。要是你能簡明扼要地說出這個職位每天要做些什么事、接觸些什么人、處理什么常見問題,就能說明你有馬上接手日常事務的能力。如果說不出來,那就放棄吧。
4. 招聘廣告中提到的專業術語,你都認識嗎?廣告中的專業術語代表一個職位的規范化程度和工作模式。同一個職位,不同公司的招聘廣告中出現的術語多寡不一,說明他們的招聘要求不是同一個水平。要是你不能理解術語的含義,不清楚它指向的是什么工作內容,那就說明,即使你有過類似的工作經歷也未必夠得上這份工作的職業化標準。
5. 你能否想象面試過程中會有哪些專業問題?專業問題,不是網上各種招聘攻略里寫著的通用問題,也不是負責初面的HR可以提得出來的,而是部門業務負責人提出的只有這份工作才會遇到的特殊問題。不能預估專業問題,說明你對這份工作還不夠在行,即使簡歷入了圍,面試也難以過關。
上面的問題不是單選,也不是多選,而是全選。只有5題的答案都是“yes”時,應聘的勝算才高。回答這些問題時,你的思考范圍早已從招聘廣告的內容,擴展到工作職責和工作模式,并直達面試場景。
經過這種全面客觀的考慮再投簡歷,比那些一看到某家公司很有名或對某個職位很感興趣就發簡歷過去碰運氣的做法成熟理性很多。這是一種目標導向的思維方式,是思考能力和職業素養的一種體現。
@職場教練MsYe —— 職場溝通、商務寫作、求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