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你若懂我? 該有多好》這首詩大家也耳熟能詳,聽著很浪漫,聽著又很委屈。?
一上場莫大師就說:‘’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 。‘’
可我就不明白了,你心里為什么要有這么一個死角?油鹽不進柴米不出的密封還那么好!留這個旮旯地有什么用?栽蔥還是秧蒜啊?說是為了把秘密放在那里。?
對了,兩個相愛的人為什么要保留那么多秘密?你說你把自己藏的那么深那么隱蔽,讓人家一位纖纖弱女子怎么找怎么猜?你一個大老爺們好意思嗎?談個戀愛跟諜戰片似的,搞的那個累!
都是諾貝爾獎得主了還這么小氣,非得讓別人懂自己,你這么大歲數了,吃的鹽比別人吃的飯都多,走的橋比別人走的路還長,為什么你就不能懂別人呢?
最后還說什么:‘’你永遠也看不見我最愛你的時候,因為我只有在看不見你的時候才最愛你。‘’
怎么聽著像賭氣啊?為什么不把最愛她的那一時刻呈現出來?趕時髦嗎?就好像有首歌里唱的:‘’默默的深愛著你,無論相見不相見。‘’
這樣的感情能長久嗎?? 距離真的能產生美?還是對異地戀格外向往?
莫大師很是感慨:一路走來,你若懂我該有多好!
余秋雨先生和莫大師曾有過相似的感情經歷,(是因為余先生寫的《你不懂我? 我不怪你》這首詩和莫大師的《你若懂我? 該有多好》相似度極高)
但是余先生的愛情觀卻恰恰相反,:你不懂我,我也不會怪你。
人家一再申明,你不懂我也不怪你。
瞧瞧,多大氣!意思是哥哥我不和你一般見識,接受你的一切,不管怎樣我都不會怪你,誰讓我愛你呢!愛的多大氣,愛的多包容。?
余先生也很感慨:一路走來,你不曾懂我,我也不曾怪你!
因為什么都隱瞞著沒告訴人家,所以沒什么好抱怨的。?
愛情是倆個人的事,別總要求女人怎樣怎樣,男人本就該多擔待,難不成你非要把小鳥依人的她逼成展翅的鯤鵬?
想起徐志摩跟林徽因說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愛的多豁達!只要你安好,便什么都不去計較,你是我的天!?
難道席慕容用500年苦苦求來的姻緣就是要一個女人去懂一個男人?說好的相敬如賓呢?說好的恩恩愛愛呢?到這怎么就成了我一個人的事了?難道是修行不夠?莫非還要向蒼天再借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