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生活在渭北高原一個貧困縣城。在古代,唐代大詩人杜甫有詩形容此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如今,縣城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城鎮化進程達到質的飛躍。尤其近幾年,縣城教育發展大刀闊斧,城區新建有七八所幼兒園,新舊初、高中各四所。今年,全縣整個教育資源進行大優化整合。
2017年6月18日,父親節,一個充滿溫暖的星期天。這天下午,鄉下四所高中學生全部分流到縣城四大高中。自此,鄉下高中辦學歷史被徹底終結。
這一天,朋友圈被刷屏,以前進城的教師們懷著依依難舍的情愫紀念自己曾經從教奉獻的學校。
這一天,鄉下高中的學子們一面和母校以及老師揮淚告別,一面又匯入了城里陌生的新的學校。
這一天,歷史定格在解散、告別和歡迎的畫面里。
這一天,時光記憶在目送、傷離和接受的場景中。
2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想當初,政府提倡就近入學,每個村都必須建有一所完全小學。每個鄉鎮都有一所縣級標化初中,而且多數都進行了新址擴建。鄉下高中學看做南方課改區辦學模式,取經回來后紛紛申請省級標化高中,集資募捐貸款,傾其全力擴建校園,陸續于08、09年全面創建升級為省級標化高中。
誰知時間是把殺豬刀。哪料到之后不過五六年間一個個鄉村小學接連衰落、荒蕪、消亡。今天,鄉下曾經“繁榮昌盛”的高中被鎮初中取而代之,初中被中心小學占領,鎮小學成幼兒園,僻遠的小學就被廢棄。教育資源逐漸轉移到條件更好的村鎮,部分農村學生從小學就得寄宿學校。
美其名曰:教育資源整合。其勢風起云涌,排山倒海!
3
發展是硬道理。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如是說。那么教育資源整合或許是一種教育大發展吧。通過撤、并、聯等方式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分布和優化組合。
隨著城鎮化進程步伐的加快,鄉村經濟向城市轉移,農民進城發展,鄉村學校學生流失嚴重,尤其是高中階段。本地官、商人家多把孩子從初、高中就送到了市或省一級學校,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此外,也有計劃生育方面的影響,導致學校生源逐年縮減。
試想,一個西北小縣城共九所高中,縣城就四所,還有一所職教學校,競爭不激烈如何生存?前幾年每逢招生季各高中就要進行“招生大戰”,各顯神通出奇招,甚至不惜重金“拉攏”優等生,后來政府統一劃片區招生,“激戰”才得以遏制。
現今乃知識經濟時代。所以,更多的家庭將資金投入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當今中國家庭的焦慮點就在于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幾乎每個家庭都怕自己的孩子淪落為社會平庸人。尤其像我所在小縣城小城鎮的那些小有覺悟的家長們,更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學校教育順應時代經濟發展的潮流,迎合家長和社會的期望而趨向商業化、產業化。從而,教育游走在經濟發展的前端,與時俱進,拉動內需,迅猛增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熱是當世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這本是一樁幸事。興辦教育不僅關乎民生,而且涉及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從政府的角度看,為了滿足更多家庭的需求,為了關注民生,為了地區經濟發展,必然要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實現教育的均衡化發展。
做活教育資源整合,全縣教育統一戰線,優質資源共享,確實有利于地區教育發展。一方面,本土生源流失到外地情況得到有效遏制,生源回籠勢頭良好。另一方面,一些農村家長來到城里當陪讀,買房或租房,定居縣城,從地道的莊稼漢逐漸過渡到打工族或個體戶。城鎮化從教育這兒走了捷徑。
現在二胎全面開放,不知道將來教育資源又將怎樣重新整合加以分配?不會又是一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吧?
4
生逢當世,須求發展,反之,不進則退。我何嘗不是如此呢?從教以來,輾轉多次,顛沛流離,也不過討生活而已。先是分配到一個小鎮當小學教師,又設法調到初中、高中,最后也如農民一樣,被城鎮化大流后,終擠身縣城高中,折騰二十年。以前是為自己謀發展,最后還不是因為自己孩子的求學思變嗎?
大前年一天,我到最初分配的小鎮去辦事,看到那個我曾經奉獻了青春年華的小學時,又尷尬又慨嘆。學校不認得我,我也無法找到完整的視覺現實。一條村道從學校中間穿堂而過,把學校生生攔腰截斷。顯然是因為學校擋住了東西兩個村組的就近往來。曾經為了實現標化小學所蓋的兩層教學樓雖然還佇立在那兒,但已經是村人的個體加工作坊了。我曾住的那排瓦房宿舍,廢棄在那兒,在周圍建筑威逼下倒生出危房的感覺,相信不久的將來也會倒塌或被拆除。操場不見了,一溜排臨時彩鋼瓦工棚在原址上顯眼地鋪滿。
變,不過二十年歷程,彈指一揮間,一切就被改造或毀滅。西北尚且如此,江南更怕是神速吧?
我的某些變化太微乎其微,一直以來自以為是很重要的行走,豈不知都是一廂情愿的自戀。有時,固守就不是一件好事,好滿足現狀會消磨人的斗志。
變與不變,難由自主。美人遲暮,英雄末路,時光總把人狠拋。我們每個人每天每秒無不在變化當中,不可推辭的變化。捫心自問,如果一成不變,還能自在地獨活嗎?如果不求改變,還能順流而上嗎?
余生有涯,何不也來個資源整合,拓展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豐富多樣的資源,歷經了歲月的沉淀雞零狗碎地散落于某處。若能科學合理地優化整合碎片資源,必定能刷新自己的生活。
有人常焦慮迷茫自己的未來,為什么不來他個資源優化整合,改變自己當下的世界?至于怎樣整合,那不妨看看教育資源整合的過程,學人家大洗牌也未嘗不可。就像家里擺放看久了生厭,就來了個重新布局棄舊生新。至于資源有什么,那我就不去贅述了,各人自有嘛。循著記憶去找相信總能找得到一些。總之,不折騰的人生沒有意思。當然,窮折騰也不美。但萬一想法實現了呢?
那么,浮生未歇,又要思變,人生自然舟車勞頓。了然于胸,就不再猶豫彷徨,惶恐不安。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今生不能“撫孤松而盤桓”,只有奮起而改變。
變化才能發展。愿你我穩中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