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優秀的國外作曲編曲教程請戳這里哦:作曲編曲相關講座資料翻譯整理
原文地址:初心者理結とハルさんの作曲入門講座
第8天:五線譜的閱讀方法 -小節與拍子-
悠:今天我們還是學習五線譜的閱讀方法哦。這一次我來說說與小節和拍子相關的話題吧。
理結:那就拜托了!小節的話我多多少少還是能夠理解的,但是對于拍子理解上就感覺有些微妙了,所以我會努力學習的。
小節是什么?
悠:如果把若干拍并到一起,那么就形成所謂的小節了。進一步的,我們經常把4的倍數個小節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比如4小節、8小節、16小節這種。一個小節中所能容納的音符的時值是固定的。
理結:咦?
悠:用語言來描述的話實在不容易讓人理解呢。那么,下面這樣子的符號我們是經常在樂譜里面能夠看到的對吧?
拍子的符號:
理結:我記得在音樂的教科書上經常看到它。
拍子是什么?
悠:所謂的拍子,就是拍與拍的前后連接。事實上,上圖中上下排列的數字就表示出了小節的拍子。比如,就上面的那張圖來說,它表示的是“4/4拍”。讀法就是“上面的數字/下面的數字”+“拍”。這樣一來就可以弄清楚一小節的拍子了。
理結:啊,總覺得我好像聽過“4/4拍”這種說法。但是,四分之四就是1啊,這是什么意思呢,我不明白。
1小節,就是音符的種類 x 音符的數目
悠:這個和平時的分數不是一個概念,它表示的是小節各自的音符種類以及數量。
下面的數字:表示以多長時值的音符作為基準。如果是4分音符的話那下面的數字就是4,8分音符的話下面的數字就是8。
上面的數字:一個小節中有多少個作為基準的音符。
換句話說,如果是“4/4拍”的話,那一個小節就是4分音符 x 4。
4/4拍的一個小節:
3/4拍的一個小節:
6/8拍的一個小節:
理結:原來是這個意思啊——也就是說,無論是2/2拍、1/1拍還是8/8拍都是沒區別的嘛。
悠:從讀譜的角度上來說是沒有區別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99.9%都是寫成“4/4拍”的。還有,就是偶爾能夠看到把“6/8拍”寫成“2/4拍”的情況。(譯注:從強弱拍的角度上來說這里是有問題的,6/8拍的強弱是“強弱弱強弱弱”,屬于復拍子,一般出現在波爾卡或者華爾茲舞曲上;2/4拍的強弱是“強弱強弱”,一般用于進行曲;不過對于入門階段的新手來說可以暫時不管這個問題)
理結:這樣一來,感覺全部都是偶數了,是有這么個規矩規定必須要是偶數么?
悠:上面的數字并不一定要是偶數哦。不過,由于下面的數字是用來表示音符種類的,所以原則上都是偶數。與其說原則上都是偶數,倒不如說這是因為音符的種類都是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這樣子的偶數。
擁有變拍子的曲子也是挺有趣的
悠:擁有17/16拍、7/8拍之類的不尋常的拍子的曲子也是挺有趣的哦。還有就是,一首曲子中如果拍子在發生頻繁地變化的話,就稱之為變拍子。有一種叫做“前衛搖滾”的風格,就是基于變拍子的。在一般的音樂中變拍子會產生很嚴重的違和感,也正因為如此,變拍子才顯得特別有意思。在作曲中是可以讓拍子和小節發生變化的,這一點還請謹記。
基于15/16拍這種不尋常拍子的1個小節
音樂中經常以4為基準,這是為什么?
理結:說起來,感覺在音樂中我們經常以4為基準呢。
悠:確實是這樣的。音符是以4分音符為基礎,拍子也是以4/4拍為基礎,而小節也是4個小節4個小節地看做一個整體,這種情況特別常見。
理結:這是因為這樣子顯得很平衡么?
悠:也有這個原因在里面。仔細想想的話,不僅僅是音樂,即便是在文學中,一篇文章如果有這“起承轉合”這樣的形式的話,就會顯得很不錯。“在人類繁衍發展的歷史中,以‘4’來進行事物的劃分會讓人感到合適”,這一點說不定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基因里面了呢。
理結:總覺得這話乍聽起來很有深意呢(笑)。總而言之,作曲的時候要意識到以4小節來進行劃分,對吧!
總結
本次講座“五線譜的閱讀方法 -小節與拍子-”
- 一小節能放入的音符時值為:音符的種類 x 音符數。
- “音符的種類 x 音符數”是根據拍子來確定的。下面的數字表示音符的種類,而上面的數字表示音符的數目。
- 我們經常把4的倍數個小節看做一個整體,比如4小節、8小節、16小節。
- 15/16這種拍子的樂曲,或者在曲子的中途拍子發生變化的變拍子的樂曲,都是很有意思的。前衛搖滾這種風格的曲子就是變拍子曲。
第9天:音高
悠:今天我來說說與音高相關的話題吧。
理結:感覺音高這東西讓人覺得各種復雜啊。我到現在都還搞不清楚五線譜上“do”到底是哪個音。
悠:才不是這樣的哦。就是看你熟不熟練罷了。那么,總之我們先來確認一下譜面上的哪個地方對應的是哪個音吧。
圖注:最左邊那個音就是“do”,往右走就是“re mi fa sol ra shi do”
悠:總之我們先只把“do”的音高位置記住吧。以“do”為基準往上走就是“do re mi fa sol la shi”,往下走“do shi ra sol fa mi re do”了。
圖注:1個八度和2個八度,從最左邊的do到中間的do是一個八度,再到最右邊的do就是2個八度
悠:我們把從“do”開始到下一個“do”看成一個整體,稱之“八度”。1個這樣的整體叫做“1個八度”,2個這樣的整體就叫做“2個八度”。即便在不同的八度上,只要是同一個“do”,那么它的音響效果都是一樣的。
升號和降號
悠:上面提到的音,全部都是沒有“升號”(?)或者“降號”(?)的自然音。所謂的自然音,就是鋼琴鍵盤上的“白色琴鍵發出的音”。
升號 | 降號 | 還原號 |
---|---|---|
升號
|
降號
|
還原號
|
升號就是升高半音,降號就是降低半音
悠:所謂的升號,表示的是讓自然音升高半音。相對的,降號就表示降低了半音的音。如果要說”半音“是個什么概念的話,那么我們就來看看“sol”這個音吧。
圖注:“sol”是中間的那個鍵,它左邊的黑鍵就是降sol或者說升fa,它右邊的核減就是升sol或者說降la
悠:升sol或者說降la,就是sol這個白鍵右邊相鄰的那個黑鍵表示的音。它的音高正好在“sol”和“la”之間。相對的,降sol或者說升fa,就是“sol”這個白鍵左邊相鄰的那個黑鍵對應的音高。它也是“sol”和“fa”中間的音高。
和自然音同音的升音以及降音
悠:事實上,存在和自然音相同音高的升音和降音。這就是“mi”和“fa”的升音以及“fa”和“do”的降音。我們看看鋼琴鍵盤就很容易明白了,mi和fa以及shi和do之間是沒有黑鍵的呢。
悠:正因為如此,即便錯開了半音,它仍然屬于白鍵部分。我們如果實際地在樂器上試著彈奏“do re mi fa sol la shi do”的話,就會發現mi和fa、shi和do之間和其他音比起來音程只上升了半音。也就這些了,作為小知識記住就行。
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
悠:在學校的音樂課上,是有看到過下面這樣子類似的符號的吧?
高音譜號 | 低音譜號 |
---|---|
高音譜號
|
低音譜號
|
理結:啊,看過看過!我記得應該叫做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
悠:這個幾號,表示了音的基準位置。比如作為音高基準的do音,它在高音譜上的位置,就是五線譜的下加一線;而在低音譜上的位置,就是五線譜的上加一線上。
圖注:它們的音高都是同一個音高的“do”
理結:它們都是同樣的音高對吧?為什么會有兩種不一樣的寫法呢?
悠:至于這個,我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們在寫Bass Pad的時候,貝斯的音域比起鋼琴、吉他或者人聲都要地得多。這樣一來,音符就要寫在很下面很下面,看起來就很麻煩,所以為了能夠方便看低音,于是我們采用了低音譜號。在記憶五線譜的音高的時候,把低音譜上的音高也一起記住會各種方便哦。
8va和8vb
悠:我們偶爾會看到音符上有“8va”或者“8vb”這樣的記號。這個和高音譜號以及低音譜號一樣,也是為了方便閱讀譜面而設計的。8va有時也等價于“八度”。
從譜面上來看,“8va”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一個八度“,在實際演奏的時候,就演奏逼樂譜上的音低八度的那個音。
順便一說,8va一般是寫在音符的上方的,不過也有少見的情況會寫在音符的下方,這個時候它表示的意義就和上述意義完全相反了,它等同于下面馬上要說到的“8vb”,這一點有必要注意一下。
“8vb”和8va有著完全相反的意義(當8va寫在音符上方的時候),有時也寫作“8va bassa”。
它表示把譜面上的音“升高八度”。
正因為如此,在實際演奏的時候,我們需要演奏出比樂譜上的音高八度的那個音。
悠:順便一說,如果我們用低音譜來記貝斯的音,音過于低不好讀譜的話,即便沒有寫上“8vb”,我們當成寫了“8vb”來處理。
總之最重要的是要熟練
理結:腦子都快炸了……
悠:一開始全都是要記憶的東西,是會感到煩躁的。但是,總之你先試著一邊看教科書或者本講座,一邊在五線譜上找那些音吧。當你逐漸熟練了之后,很多時候一眼看過去就能知道音高了,然后你就會感覺比Tab譜容易得多。
理結:是是是……我會加油的——
總結
本次講座“五線譜的閱讀方法 -音高-”
- 首先要記住“do”的音高,然后以”do“為基準往上走是“do re mi fa sol la shi do“,往下走是”do shi la sol fa mi re do“。
- 從”do“到相鄰”do“的音高統稱為“八度”,如果是2個這個距離的話,就叫做“2個八度”。
- 升音表示從自然音升高半音,降音表示從自然音降低半音。
- 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表示的音的音高是不以言的。低音譜號表示的音比高音譜號要低。
- 8va表示將原來的音“降低八度”,8vb表示將原來的音“升高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