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會起標題)
今天突然有個朋友在問我有關寫作的東西,其目的是賺點外快,在理清回答思路的時候,突然就想把我關于寫作的想法寫出來。
我曾一度把寫作視為最厭惡的事,因為覺得伏案執筆太累太枯燥。
那是小學時的想法,現在的我是個喜歡寫東西的人,想出一本屬于自己的書。
和很多人一樣看書的時候看著看著就突然想自己動筆了,寫一些自己想寫的東西,小說散文詩歌都有,僅僅只是喜歡在字里行間藏住一些情緒。
不得不承認的是,我的天賦不怎么樣,還不怎么勤奮,總用時間不夠或者雜務太多的理由掩飾藏在骨子里的惰性。
我從一開始寫東西自娛自樂,到現在偶爾還能發表一篇文章,零零散散寫了應該有個十幾萬字,雖然字數不多,其實我心里還是滿驕傲的,畢竟曾幾何時我也為一篇七八百字的作文而想上吊,現在雖然沒寫過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但是起碼不會再面對幾千字的稿件要求頭疼。
當然了,字數只是文章的一個基本要求,真正的質量所需要看的東西更多。
關于寫作拿稿費,我是蠻向往的,我不是個活在理想中的人,反而更偏向于現實。寫文章讓自己變得充實,通過不同渠道發表出去,有讀者愿意看并且認可,這是對于一個作者來說最大的滿足感,稿費的多少同樣也是對我作品的一種認可。
但是首先我暫時還沒有到那種要靠稿費度日的地步,第二是我離拿到高額稿酬的水平還差了蠻遠。
我知道在很多人眼里,寫東西很賺錢,做得大的公眾號一篇文章幾千塊很隨意,但是想靠寫文章賺錢得要三思。
第一思,寫文章沒有學歷之類的門檻,所與人都可以動筆,但是它有隱性標準,也就是文筆和情節構思,也就是你的寫作水平,不是簡簡單單寫一些能讀的通順的話就夠,不同類型的文有不同的要求,網文講究通俗易懂,但絕不是無腦小白,新媒體文需要有獨立思考,但絕不是故作高深,刻意地標新立異。
第二思,寫文章的確賺錢,但是不是隨便一個人,人家就會幫你賺錢,很多人會覺得只要自己文筆好,不論給哪兒投都能拿到應有的稿費,抱歉,現實會讓擁有這些想法的人醒醒,作品的好壞更多來自讀者的評判,而非自己的主觀,咪蒙當年厚積薄發才靠一篇爆文出名,出名之前和出名之后的待遇天差地別,你一個剛入行的新人只能靠作品說話吸引讀者,但是知名作家本身就自帶一批粉絲,所以現在很多新媒體人會在知乎、微博等平臺上回答問題或者發表文章慢慢擴大自己的名氣、積累粉絲,然后引流到自己的公眾號平臺。
第三思,寫文章不是個高速的事兒,我之前聽過一個關于寫作的講座,有一句話很好:一篇好的文章是1%的寫和99%的改。是的,誰都覺得一氣呵成來得暢快,文思涌動時,一兩個小時一篇文章就出來了,但是再請你仔細拜讀一下自己的作品,且不論錯別字和標點符號是否規范,每一個詞用的是否恰當合理總要斟酌一二吧,這樣時間就開始自由飛翔,更不要說有的時候為了想一個結尾苦苦掙扎而不得的情況,那么長此以往,請問你的時間有這么充裕嗎?在你成為一個全職寫作人之前,這會不會影響到你正常的工作生活呢?
我不是說反對更多的人寫作,我只是希望所有想靠寫作賺錢的人不要太盲目,也希望有更多熱愛寫作的人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