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養過狗,養過貓,養過兔子和倉鼠,但她絕不會想到有一天,她居然會養一只麻雀。
麻雀是她那個淘氣的弟弟弄來的。他和他的幾個小伙伴們頑劣得很,天天到處逛來逛去,不是下河去游泳抓螃蟹,就是上山去采果子掏鳥蛋。有一次,這群淘氣的家伙居然帶了一只麻雀回來。麻雀看上去肥肥的,圓圓的身軀上,羽毛蓬松而細軟,一雙圓溜溜的小眼睛天真地看著蘇珊,仿佛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蘇珊勸說他們把鳥放走,但是很快大家就發現,這只麻雀還不會飛。它在地面上慢慢地走了幾步,一邊走一邊回頭看,很快就停下來不走了。看樣子還是一只需要老鳥庇護的幼鳥。蘇珊想著,決定把它養下來。
從來沒有養過鳥的蘇珊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去養一只鳥,何況是一只還需要哺育的幼鳥!她想著應該先給它編一個鳥巢。于是,她在家附近的草地上挑了許多顏色漂亮質地又細軟的枯草,編一編,捏一捏,就弄出來一個碗狀的鳥窩。她把鳥窩放在一個小盒子里,將盒子放在客廳盆栽的旁邊,讓那綠葉子剛好覆蓋在盒子上方,這就是小麻雀的棲身之處了。
住的問題解決了,吃的問題怎么辦?蘇珊問媽媽,麻雀一般吃什么。媽媽說:“吃谷子蚯蚓一類的東西吧。”蘇珊實在看著蚯蚓滑溜溜、彎彎曲曲的樣子犯怵,她只好從冰箱里拿了一小塊面包和一些米飯,想看看麻雀吃不吃。她把食物拿到麻雀跟前,麻雀只是伸直了脖子抬頭將嘴張得大大的,并不主動去啄。蘇珊看著它張成了圓形的嘴和淡黃色的小舌頭,覺得實在是好玩。于是她學著老鳥的樣子,撕了一點面包屑,捏成塊狀,往麻雀的嘴里送。麻雀一合嘴,就把東西吞進去了。蘇珊很高興地又喂了幾次,麻雀好像永遠也吃不夠似的,每次剛把東西吞下去,就又將嘴張得大大的。在自然界中,老鳥每次出去覓食帶回來的食物都不多,所以一直到喂養結束,小鳥都還是張著嘴的。蘇珊這樣想著,怕小鳥被撐壞,于是決定定時定量地給它喂食。
麻雀在家里住習慣了,蘇珊偶爾把它從鳥窩中拿出來玩。把它放在地上,它就來來回回繞著蘇珊走著,跳到蘇珊的鞋子上,啄她的鞋帶玩。把它放在桌子上,蘇珊臉貼著桌子看著它,它就朝蘇珊走過去,用它尖尖的喙蹭著蘇珊的鼻子,蘇珊感受著這份親昵,仿佛聽見它喙兩邊小小的鼻孔呼哧呼哧地喘著氣。它從不逃跑,蘇珊在哪里,它就往哪里走。蘇珊喜歡把它放在掌心里,靜靜地觀察它,它也在蘇珊的掌心里,歪著頭看她。這小小的一只麻雀,跟個可人兒似的,讓蘇珊歡喜得不得了。
過了一段時間,蘇珊覺得是時候教它飛了。于是她在窗戶邊掛了一條細線,將麻雀放在上面。麻雀的小爪子緊緊地抓著細線,穩穩地站在線上。蘇珊把兩只手合起來,攤開放在繩子下方不遠處。“來呀,飛到我的手里去。”蘇珊對麻雀說。麻雀低頭看了看,一副呆呆的樣子,不知道要干什么。蘇珊摸了摸它的茸毛,將手掌的位置又放得離繩子更近一些。但是麻雀還是不敢跳,蘇珊只好將手直接放在麻雀爪子下面了。麻雀瞅了瞅,一下子跳到蘇珊的手心里。蘇珊又把它放回繩子上,將手掌拿遠一些。有了第一次,麻雀似乎明白了這個游戲的玩法,于是它又跳進了蘇珊的掌心。蘇珊的手掌越來越遠了,麻雀從一開始直接跳變成了需要稍微撲棱翅膀才跳,蘇珊想,這樣下去它就可以學會飛了。當蘇珊的手掌里繩子的距離到了三十厘米的時候,麻雀往下面看了看,就當蘇珊以為它就要跳的時候,這小家伙抓住繩子,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繞繩子旋轉。這一下把蘇珊樂慘了,它卻還是一副天真的樣子,傻傻地看著蘇珊。學飛的事得慢慢來,蘇珊想。
延綿多雨的時節過去了,天開始放晴了,是少有的愜意天氣。空氣中還帶著雨濕潤的氣息,但是微熱的陽光已經在宣告夏天就要來了。蘇珊想著,該讓小麻雀重新感受一下大自然。于是她把鳥放在手指上帶出了家門。麻雀的小爪子緊緊地握住蘇珊的指頭,蘇珊感受著小爪子所帶來的微刺的壓迫感,覺得一種溫暖從手指上蔓延出來。蘇珊把它帶到樹林里,草木經過春天雨的洗滌,變得鮮翠欲滴,飽含著生機。蘇珊把麻雀放在一株灌木上,看它在那里傻傻地站在,靈活地扭動小腦袋左看右看。蘇珊很不舍得,但她覺得應該讓它回歸大自然了,她看著麻雀看了很久,轉身離開了。過了一會,蘇珊再次回頭的時候,居然看見這個小家伙就跟在后頭,一直走著,走到蘇珊的腳邊,啄蘇珊的鞋。
于是蘇珊決定,要一直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