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育,到底是體制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圖片來源于網頁

這次我想談談中國的教育,就目前而言,越來越多各行各業人士對中國的教育體制進行抨擊。中國的教育體制是否存在致命的問題,這個不該我說,我就從自身經歷來談談,這些年來我對自己接受的教育的有些觀點。

首先我想談談中國家長對孩子教育思想的不同之處。我接觸過的同學中有在各式各樣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父母外出打工或在家務農的,其中大部分家長并沒有接受過足夠的教育,一般這類家庭中大多數家長思想一致;二、父母在事業單位工作,這部分家長一般都接受過完整的教育;三、父母經商,這一類父母有一部分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但也有一部分是靠自己多年的打拼一點一點努力得到的。

第一類父母,我身邊經歷過很多,我有好多親戚都屬于這一類,所以我對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很了解。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也有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有一類父母秉持著教育改變命運的思想,他們認為孩子只有好好學習以后才會擺脫跟他們一樣的命運得到好的生活。他們一般對于孩子有要求,但礙于自己能力有限所以對孩子只有學習的催促,這樣也就產生了兩類孩子,聽父母話的好好學習和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了但孩子卻什么都沒學到,而大多數孩子屬于后者。還有一類父母從身邊的事跡或自己的理解得出一種思想,也就是比較普遍的中國農村思想,他們一般會認為對于孩子教育這件事,投入一般會比收獲的高,他們更注重于當下帶來的收益,比較現實。這就導致有一種:“上學沒用。”的說法出現。其實這種觀點也大部分在這個階層的父母中體現。

第二類父母,我也深有感觸,我身邊也有好多這類父母的存在,他們普遍認為讀書是取得一份好工作的重要保障。他們會從小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報好多不同的輔導班,他們就是想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說的就是這一類父母。他們一般對孩子的高要求也會取得不一樣的效果,一類孩子會接受父母安排的一切,一般這些東西學完之后他們也會獲益,等到以相同的成績出現在社會上的時候他們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而另一類孩子不愿接受這繁重的生活,他們會選擇反抗,這時候就要看父母如何處理了。

第三類父母,我對與他們的了解主要來源于他們的孩子,這類家長對于教育也有不同的觀點,有些父母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他們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從自己能做到今天這一切感覺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就想讓自己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有一部分家長對于孩子教育還是秉持樂觀的態度,學與不學完全取決于孩子,總有一種“實在不行繼承家產以后餓不死”的思想在父母和孩子心中。

這就是中國現在普遍家長對于教育的不同思想,也就導致有好大一部分人對中國的教育提出了懷疑,而且聲音越來越大。

現在我從我接受的這些年的教育來談談我對中國教育制度的看法,首先我認為中國教育最為人質疑的就是應試制度,很多人對應試制度感覺到存在很大弊端,中國一次考試定終身的這種行為確實讓一大部分人才被拒之門外,好多人就是因為一次發揮的失誤而改變了自己的一生。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中國的應試教育確實為社會提供了一批批人才,每年都有大批大學生畢業,他們這些年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而中國的教育也讓我想到了中國乃至世界社會存在的一個問題,各個階級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是遞進的,富裕階層對孩子教育的重視比如讓孩子從小養成注視各行各業乃至社會的習慣,而勞動階層的孩子即使努力學習結果發現跟別人差距越來越大。讀過我以前文章的人知道我提過有些人從生下來就具有特別多的資源,不論財力還是人脈。對他們來說只會比別人努力接受更多的知識。所以家長對于孩子的影響遠遠大于社會對孩子的影響。

中國教育也許真的存在問題,先不說在中國這么大人口基數下教育改革是多么難實施,短期內找著符合中國國情的教育體系也不太可能。既然無法改變世界,到不如來改變自己,提高自己,不論社會如何有能力的人總會受到青睞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