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四年級,最近寫作文,題目是:那一刻,我很…
孩子告訴我,有很多小朋友寫的是:那一刻,我很快樂。都是寫做一件事,成功了怎么快樂。與此同時,他也告訴我他們老師打回去重寫的一篇作文,有個小朋友寫的是他在打羽毛球時輸了,卻感到很快樂。
我沒有做過老師,卻也是從孩童時代走來,成功固然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喜悅,但在孩子的心里,打球輸了,也很快樂,這并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沒有看到孩子的心里,快樂其實和成功失敗沒有什么關系,快樂是愿望的滿足:放學回來,丟下書包,和小朋友趴在地上一起掏坑玩沙;夏天走路累了,吃上一根老冰棍;春節串門,鄰居給了許多吃的禮物,有很多很多,都和成功失敗無關,不是你拿了奧運金牌,你就快樂,我沒有拿到,就不快樂了,也不是你賺了很多錢,你就快樂,其他人就不快樂了,快樂只是需要滿足心中小小的愿望,就這么簡單。
這個題目,?如果讓我來寫,我也可能也會落入俗套。
仔細一想,快樂好像和年齡背道而馳,小時候,一點點都感到很快樂,父親出門帶回來的一個西紅柿,從小河里抓起的一條魚,和小朋友捉迷藏躲到荊叢里到天黑獨自回家,春游時舍不得吃午餐卻買了第一本連環畫,都有快樂的感覺。但讓我感覺不快樂的卻是學習,作業沒有寫好重寫,周日有寫不完的作業,盡管學習成績是優秀的,但學習的事卻毫無快樂可言,我喜歡的,基本是老師不喜歡的,喜歡上課玩,拆鋼筆再組裝好,喜歡上課看窗戶外面,喜歡早上多睡會兒,下午早點放學回家,競賽可以沒有名次,可以不是三好學生,有很多的理由,那就是一種自由的想法,可惜有很多沒有實現,學校里有些暴力和喜歡嘲笑喜歡辱罵同學的老師,讓自己有一種厭倦和逃避學校與上課,不喜歡上學,上學也不很開心,上學是一種負擔,一度在小學四年級結束的時候(剛好和孩子這個的年齡),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向家里提出輟學的要求,沒有被滿足。
后來,后來快樂就真的慢慢減少了,沒有什么讓自己感到快樂,除了在閑時看書的時候,看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和自己心里有共鳴的文字,覺得有一種心里的平靜,卻也談不是快樂,可能快樂讓自己葳到心底里去了。
當我們作了孩子的家長,也想盡量讓孩子感到快樂,讓他少些悲觀,悲觀可能是有的,只是需要在他成長時慢慢的添加。但是,另一方面,對孩子未來期盼的操之過急,有時也可能像我小學時代的那位老師,不免會讓孩子感到壓抑和不快樂,要求他做奧數,背古詩,當孩子作業有錯誤時自己表現的憤怒,等等,應該是我們將自己的生活壓力轉移后強加到孩子的身上,縱然在未來某些時候他有成功的喜悅,但更多的是“被逼無奈”(孩子語)
真該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時候了。
那個寫自己在打羽毛球時輸了卻感到很快樂的孩子,我認為他是真正的懂得了快樂。
2014-11-14
附:作者:胡鐘衡
那一刻,我真快樂????
假期終于到了,我要和爸爸,媽媽,還有幾位叔叔、姐姐幾個小朋友去爬羅浮山了。我們八點鐘出發,十點鐘到了羅浮山(腳下)。
準備了一會兒,我們開始爬山了,一開始,我一下子爬了好快,可是,過了一會兒,我已經很累了。我不想爬了,但是,我又想,好不容易才來爬山,而且之前爬的幾座山,我都爬到山頂了,這一次,我為什么不行了?
于是,我又努力的爬,不一會兒,我們到了一個巨石堆的平臺,我在平臺上一望,云霧繞著一些低的無名山峰,美極了,我想山上的風景一定會更美的,于是,我一下子就來勁了,我又努力的爬,我們爬了很久,終于到了離山頂非常近的平臺了。我在平臺上看到了山頂,我的勁更大了,過了十來分鐘。我一到山頂,在山頂上(向下)看,修得像長城一樣的石欄、綠油油的草地,美極了,我這才覺得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
??那一刻,我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