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俞敏洪,一位充滿正能量的企業家,教育家,喜歡他身上那種堅持不懈,積極樂觀向上的品格,也特佩服他的為人和處事。在讀了他寫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序言、開篇、第一章就已感覺心潮澎湃,一股正能量的光和熱油然而生,他的話語真的能讓人在迷茫中找到前進的方向,在絕望中燃起走向輝煌的希望。他30歲時還是窮光蛋一個,只要保持努力心態,堅持目標不放棄,早晚都會成功。他說:“我希望大家能從痛苦中讀出快樂,從絕望中讀出希望。不要太相信三十而立之類的話,不要太給自己壓力,生活是慢慢成功的!
借著沒正式開始讀書的空我看了他在序言中提到的焦波拍的紀錄片《鄉村中的中國》,他給它總結為“在絕望中的樂觀”。文化人杜深仲一輩子都追求著精神層面的東西,認為吃穿不是最重要的事,偷著買琵琶不敢跟媳婦說實話也要學琵琶的精神,讓我佩服,媳婦奚落他拿鋤頭刨地的手能彈琵琶?他不以為然,悠然自得的滿足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讓人佩服!當人活得像樣的時候不是有錢和有地位的時候,而是感覺到自己能夠看得起自己,感覺周圍人能看得起你的時候。看得起你不是因為你有錢,而是因為這個人本身存在著某種精神,有了不起的氣質,有別人不能做的事情。
《中國合伙人》我看過的電影,以他為原型拍的,當然他覺得他不完全是成東青但是有共同點:自強不息、積極向上、擁有夢想,不管生活多么艱難都一如既往充滿希望。他不覺得自己是傳奇人物,因為從小到大他都平凡得不能再平凡,農民出身、高考兩年落榜,第三年考人自己都沒想到的北大,北大五年(病休一年),一直是倒數的差生,他覺得他只是一心一意的在做一件事而且不煩,越干越起勁!他說他從沒當過冠軍,他更傾向于把冠軍定義為一種精神狀態。只有具備冠軍的精神狀態,我們才能像冠軍一樣走路,像冠軍一樣昂頭挺胸,當你站在失敗者的累累尸骨面前,依然不愿意低頭;當你摔倒一萬次,在一萬零一次的時候你還要倔強的爬起來----你就是冠軍!
對于金錢他最初成立新東方是為了掙錢出國,掙到了錢他想的最多的仍是教育,不僅是他十年計劃資助一千名貧困大學生,而對于他的夢想,辦一所私立大學,而目的是讓學生真正享受到良好免費的教育!“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這個境界讓我崇敬!
成功是什么?他不認為自己是成功的,或者說現在說成功還為時過早,任何活著的人,生命在繼續,未來不可預料!財富、名聲、做官都不能稱之為成功!只有從失敗中、從錯誤中人們才能得到真正的經驗和教訓,成功帶來的只是一種被包裹的虛幻。一件事做得很順利并不能叫作成功;如果面對一大堆的失敗的尸骨,你還敢挺胸昂頭向前走,這才叫成功!成功沒有止境!”
長久的成功需要持久的理念和持久的價值觀,并且能夠堅持下去!很多成功人士不一定是聰明的人,而相對比較笨的人,做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因為笨人只能拼命地學,學出韌勁,吃苦就變成了一種習慣!愈敏洪自稱北大二流畢業生,畢業時因為沒有接收單位無奈留在北大,而他并沒有氣餒,即使因為家窮、成績差被人瞧不起,從小到大都在自卑中長大,也一直在默默努力。而他小時候沒飯吃啃野菜充饑的經歷卻給了他力量,讓他覺得總能渡過難關,心中總有一股韌勁!當你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當你為了一個目標愿意慢慢去努力,用時間去爭取自己的未來,往往最后你取得的成就比那些跑得快的人還要多!不管最后的成功是是怎么樣的成功,但最終應該是追求的過程,而不是所獲得的最后的有形的或無形的東西。在我的理解就是,過程比結果重要,追求的方法比獲取的結果重要。
新東方的另外三位創始人都是他的大學同學,而他在他們三個身上學到了很多,當然都是優點,值得學習的東西,王強的讀書精神讓他 在大學時讀了近八百本書,包凡一的自我批判精神讓他能夠看清自己的缺點從而更好的正式自己以及徐小平的思想火花不僅深深的影響著他,而且塑造了他的性格!身邊有值得交往的朋友可以開闊你的心胸,讓你更有見識,思想更有深度。而當畢業幾年后他找到他們時,勸說他們回國和他一起做新東方,真正打動他們的不是金錢,而是沖著俞敏洪給他們打了四年的熱水!他們認為他有這樣一種精神,他有飯吃就不會給他們粥喝!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多交優秀的人為友對于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幫助,交好友,就要交品德優秀者為友才是王道,讓他們的正能量能時時影響著自已,你的生活才會變得更美好,更有生命的質感。
讀完了這一部分,深感自己在虛度人生,生活需要積極的態度,人生需要高度的熱忱,工作需要認真的對待;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只要不放棄,成功不是個傳說。人的一生非常短暫,正如著名學者余秋雨所說“你不可以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生命需要有安排。一生何其短暫,我們不可毫無方向的忙忙碌碌磕磕碰碰。人生需要好好規劃。在不同階段更要有不同階段的計劃。不過也不能盲目的定大目標,我給自己設定小目標,如讀書每天一張但要寫心得,開始練字,硬筆每天十五分鐘軟筆半小時!今天已經開始了,抬頭挺胸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