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哭著說:“ 媽媽,我不讓你走”

作者:奔跑的五花肉

圖片來自于網絡

今天騰訊頭條,講述了一個留守兒童馬雯麗與母親李金桃離別的事情。李金桃為了掙錢養家外出打工,只能將孩子留在家,而孩子很不舍與母親分別。而從小到大,身邊發生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家長往往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不是留在家里就養不起孩子,只是父母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更好的教育。他們那一輩沒讀多少書,所以自己的下一輩一定要讀書。讀出書來才能找到高薪的工作,不像他們一樣吃苦。其實都是為了一代富過一代,一代強過一代。

————而我堂弟也是留守兒童之一。

記得在堂弟三歲的時候,叔叔和嬸嬸去福建做裁縫。臨出門前一天,他們把堂弟交給奶奶,讓奶奶陪堂弟一起睡。第一年堂弟還小不知道情況,就跟著奶奶一起睡了。然后叔叔和嬸嬸在凌晨四五點起床,匆匆熱了口飯,吃完就出發了。臨出門前都不敢再去看孩子一眼,因為害怕堂弟醒來,自己不忍心走。但是不看又會遺憾。所以就躡手躡腳走到奶奶房間門口,透過窗戶瞄幾眼。然后心一狠,抹著淚花,拖著行李出門了。

而堂弟在醒來之后,發現爸爸媽媽不見了,哭著要去找爸媽。翻遍了家里所有柜子的角落里,(因為有時候爸媽跟自己玩捉迷藏就會躲到柜子里)還是找不到。然后哭著去找奶奶要人。奶奶總跟他說一會就回來,你爸媽給你買好吃的了。于是堂弟就相信了,也就把這事給暫時忘了。但還是時不時地去問奶奶爸媽回來沒有。奶奶說還要一會。而堂弟不知道這一會竟是一年的時間。

后來堂弟從其他玩伴那里得知,原來他爸媽是出去打工了。

玩伴:“小六子,哈哈,你爸媽不要你了。你看他們都不回來找你。”

堂弟:“你才沒人要呢,我奶奶說我爸媽去給我買好吃的了,只是回來得比較晚而已。”

玩伴:“那是你奶奶騙你的,哈哈,你爸媽要是給你買吃的,哪要等這么久。”堂弟一想,是不對勁。爸媽好像真的不要自己了,于是哭著喊奶奶去求證。奶奶還是以過幾天就回來的謊言想蒙騙過去,但是堂弟這次不信了。無奈之下,奶奶告訴了堂弟實情。說你爸媽出去打工了,過幾個月就回來了。怎么一會變成了幾個月?

而在后來叔叔和嬸嬸出去的年份里,每一年過完年,堂弟就粘叔叔和嬸嬸粘得特別緊。因為害怕爸媽突然消失。看見爸媽打包行李,自己會不自覺聯想到爸媽會悄悄離他遠去,會通過各種哭鬧來阻止爸媽打包行李。所以在他童年的這段時間里,他不是特別有安全感。他老是在班級里打架鬧事,就是希望遠在福建的爸媽能趕回來看自己一下。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再怎么在學校鬧事,爸媽仍舊是需要過年才回來的。

我記得有一次,堂弟跟人家打架了,結果被人家抓得渾身都是小傷口。一邊哭一邊爬上樹,然后站在樹枝上喊爸媽,說想爸媽了。那畫面至今還留在我的腦海里,看得真讓人心碎。后來我把他扶下來,說我帶他去找。當然我沒真的帶他去找,只是找了奶奶,讓奶奶托人給叔叔嬸嬸去一個電話,說弟弟想他們了。

留守兒童一直是一個社會問題,特別是90后、00后這一代,父母不在身邊的很多。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留守兒童也在慢慢減少,但是卻不能杜絕。目前中國仍然有6100萬的留守兒童,數據之龐大驚人。而在這6100萬留守兒童里,6-13歲占據主力。是從小學過渡到中學的年齡段,也是身體開始發育的年齡段,同時也是青春期叛逆的初始階段。

很多時候,孩子成長其實是需要父母參與的,但是父母卻不在身邊,他們無法從他們那里獲取對事物的認知,甚至形成一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比如男孩女孩身體開始發育的時候,開始變得與以前不一樣了。在大人看來,身體的變化即意味著成大人了。由小孩子一下子過渡到大人的身份,很多孩子其實心里是無法接受的。比如女生會一個月來一次大姨媽,而女同學中可能有很多人還沒來。為什么同樣的年紀,自己會比別人來得早?而且大姨媽是一個很尷尬的字眼,都很羞于提及。所以就開始懷疑自己,無法認識到身體的變化是在每個人一生中必將經歷的走向成熟的階段。反而會變得排斥,會很敏感。而這時很需要父母來引導自己,但是父母卻不在自己身邊。由于此階段父母這樣一個職位的空缺,導致孩子會很沒有安全感。連父母都不注意的孩子會被其他人甚至是自己重視嗎?這會讓他們遇到事情容易自暴自棄,喜歡放縱自己。同時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會變得叛逆,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你能以他的視角去跟他一樣看待問題。盡管在你看來這不成熟,但是因為沒經歷過所以要去體驗一把。

而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也是爸媽很憂慮的問題,會嚴重偏科,或是成績一下子能跌個十幾名。很多時候他們也在想,如果父母會在自己身邊,也許自己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他們需要爸媽在旁邊能給他們遞一杯熱水,或是下雨天爸媽能來接自己一次,或是爸媽能帶自己一起玩一下。只要是一家人一起的時光,怎么樣都行。當他們在現實的生活里沒有找到這些溫情的畫面,你讓他如何寫出家是溫馨的港灣,我愛爸媽之類的這種情感類作文,他只能去借鑒別人的幸福,因為自己沒有。

小時候我應該屬于那種比較幸運的孩子了,因為父母一直都陪在自己身邊,有人管著。不會去經歷每年分別的痛。所以我現在這么努力,也是希望當自己有了家庭之后,不要重復上一輩子的這些分別的痛苦。一旦你缺失了孩子成長的過程,你將是一輩子的缺失。人生不可能重來,這輩子你只能做一次她的父母。當然在生活不能獨立的情況下,我們仍然需要犧牲掉陪孩子成長的時間。因為在很大一部分人看來是先有生活才有陪伴,沒有生活陪伴只能一時。

圖片來自于網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52天pd工具打卡 day48 】當人沮喪時,和會使用反擊/逃跑的那部分大腦。1.當你或孩子很沮喪時,不要試圖解...
    陌上花開6361988閱讀 240評論 0 0
  • 理想主義者有一個通病,就是有著一種奇怪的強迫癥,希望改變身邊那些不美好的東西,希望創造出一些不同的東西,他們往往也...
    A7TuG3閱讀 1,629評論 3 2
  • 2016年5月16日,在一起10個月之后又分開了,不知道現在是怎樣的心情和感受。很想知道他現在怎么想,或許真的是...
    小小沐閱讀 212評論 0 0
  • 胤闌 林江有個美滿的家庭,妻子嘉美溫柔善良,妹妹林微活潑開朗。母親在國外安享晚年,在他看來,一切都非常完美。 最...
    努力努力再努力cc閱讀 742評論 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