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那個自我矛盾的你,現在開心嗎?

首先,什么是自我矛盾?

自我矛盾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對一個人的個性和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的是自我概念,而不只是現實自我。換句話說,真正有意義的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距離。差距過大,對自我的期待過高,就會導致自我矛盾沖突。

幾乎所有的人都經歷過自我矛盾的階段。每當早上思想上認為應該起床了,可是身體里總有個小人兒告訴自己沒事兒再躺一會兒吧。從健身房出來的時候,身體里也會有兩個小人兒在做著激烈的思想斗爭,一個說“去買點全麥面包和牛奶就行”,另一個說“想吃麻辣燙就去吧,沒什么大不了的”。經過不懈努力終于看明白了很久以前看不懂的專業知識點,那個懈怠的小人兒也會跑出來說“都看明白了,就出去玩玩放松下吧”。

那么,自我矛盾有哪些體現?

當產生自我矛盾后,人們會因此產生否定自己、拒絕接納自我的心理傾向。此時,他們會對自我分析過度懷疑,壓抑自我的積極性,甚至會引發嚴重的情感損傷和內心沖突。

嚴重的甚至會引發身體疾病,當我們壓抑一些東西,不允許它在心理和靈性層面表達時,它會通過身體而表達,這就是身體的疾病。可以說,每一種癥狀,都是一部分自我在說‘不’,但我們不傾聽這種訊息,最終它不得不通過破壞性的方式來表達。

考研之前的我,是別人眼中“在任何時候都是笑嘻嘻、樂呵呵的,做什么事情都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哪怕遇到再大的挫折,也就是垂頭喪氣一會兒,然后依然像什么都沒發生一樣歡樂地活著”的存在。考研失利后的那段時間,難以接受那樣的自己。很長一段時間里內心都有自我否定情緒,只想把自己封閉起來,埋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害怕與外界接觸,即使好朋友們對我還像以前一樣,內心也總有塊不愿意別人觸碰的柔軟的地方。

如何改善這種自我矛盾?

1.多和朋友交流。讀研以后我以為我會是獨來獨往的一個人,直到接觸了一個改變了我的好朋友。這個社會是一張很大的關系網,不和人接觸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2.趁著休息的時候,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不美好的,看過之后才會發覺自己的渺小。每個人都有適合做的事情,不必為了一棵樹錯失了整片森林。

3.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努力朝著理想中的自己進發,不斷縮小理想中和現實中自己的差距。直到有一天,可以笑著對內心的那個自己說:嗨,你就是我最喜歡的那個樣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