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轉變黑白照片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效果有點細微差別,現在我們將幾種轉變黑白照片的效果比較一下。最后的目的不是要我們每種方法都用,而是最后只用一種或幾種自己最習慣最熟悉的方法就可以了。
1.執行去色命令。點開萊單 圖像--調整--去色。
這個命令可以一步簡單直出黑白,這也是Photoshop中最簡單也是損失最大的一種黑白處理方法。
去色之后,我們要觀察一下作品的效果。該方法的原理是將每一個像素點的R、G、B三個分量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加除以2,再將該值分別分給R、G、B三個分量。這種方法和真正的黑白膠卷拍出來的有較大的偏差。我們可以發現整個圖片顯得晦暗的感覺。
2 用灰度模式。點開菜單 圖像--灰度。
效果和去色大致相同。對圖像的損失也較大。
3.選擇“黑白”命令。點開 圖像--黑白。
相對于“去色”,Photoshop中自帶的另一個命令“黑白”可以打造出比較完美的黑白影像來。生成黑白之后,系統會默認一個各通道的色彩飽和數值。我們通過觀察發現畫面整體效果,通過不斷滑動滑塊,我們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數值,將整幅圖的層次表現得豐富,讓作品充滿更多的細節。當然,這種細節的調節范圍也是很有限的。
如圖,通過調整紅色黃色滑塊,將這部分調節得比上圖更亮一些了。畫面顯得沒那么晦暗。
4 降低飽和度為零。點開 圖像--飽和度。把飽和度面板中的飽和度滑塊向左滑至零。
相對于以上的方法,這個方法做出的效果很普通,沒有表現出什么優勢。
5 選擇“漸變映射”。點開 圖像--漸變映射。
我們設置前景色為黑色,背景色為白色,為后面漸變做準備。選擇“圖像—調整”中的“漸變映射”。也就是說,我們在圖片上附著一層由黑至白的映射層。黑色與白色自動套用到圖像上,成為黑白照片,比直接去色和將飽和度設為0感覺好些。特別是面部,可以看出層次感還是比原來更好。
打開“漸變映射”后,我們將“仿色”選項勾上,作用是讓黑到白的過渡更加自然。如果感覺處理的影調還不是很滿意,我們可以用鼠標雙擊漸變色條,調出“漸變編輯器”,在下方的漸變滑條上滑動下方的3個三角進行高光和陰影區域的調整。
6 選擇Lab模式
之前的方法會對作品本身細節的損失比較大,我們再介紹一種細節損失較小的方法。
打開Photoshop后,首先選擇“圖像”,選擇“模式——Lab顏色”,這是我們處理黑白的第一步。Lab是比RGB色域更寬廣的色彩模式,RGB圖像可以轉換成Lab模式,然后在兩模式之間互相轉換,是無色彩損失的。
打開“通道”面板,可以看到Lab模式下分成三個通道:“L”通道專門保存亮度信息;a、b通道保存的是色彩信息。關閉a,b通道,打開“L”通道。這樣轉換的黑白照片保留了全部的亮度信息,為后期處理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亮度信息。因此,這種方法才會對細節的損失較少。
再次選擇“圖像”菜單下的“模式”選項,選擇“灰度”選項。這時電腦會跳出對話框詢問你要扔掉其他通道嗎?我們選擇“確定”。這時候,面板右下角會只剩下一個叫做“灰色”的圖層。
Lab轉換方法生成的黑白照片通常顏色較淺,畫面干凈,反差比前面的方法舒服。一般來說都要再處理。
從圖片觀察可以看到面部對比度雖然不是很強,但是畫面感覺更細膩更干凈。為進一步調整打下基礎。
?
7 運用通道調整。點開圖片的通道,分別觀察紅綠藍通道的圖片。發現紅通道太亮,藍通道太暗,綠通道的細節相對來說最豐富,所以選擇綠通道進一步調整。方法是將綠通道的圖像全選并復制,再回到圖層,粘貼成一個單獨的圖層后,進一步調整。
這個方法調整有時候效果不太理想,關鍵是看有沒有通道的圖像最符合我們的要求,如果三個通道都不太理想,我們可以選擇兩個通道圖像進行疊加,這個有點類似于HDR的圖像合成吧。不過這需要多次實踐,直到合成滿意的圖片。個人認為太麻煩,還是不用吧。
8 通道混合器。點開 圖像--通道混合器。再點單色。滑動幾個通道滑塊,調節不同亮度。
挺喜歡這個方法,簡單,而且可以較大范圍地調節自己想要的明暗部分,得到更為豐富的畫面層次。不過仔細觀察發現畫質損失還是挺大。
總之,如果對圖像要求不很高,但又不希望畫面損失太大,又需要簡單快捷一點,可以采用黑白,通道混合器,漸變映射這幾種方法試試。
如果對圖像要求比較高的調整,則選擇對圖像損失最更小的方法,也就是LAB模式來調整,讓我們進一步調整也有更大的空間。但更穩妥的方法就是用RAW格式拍片,這樣調整會有更好的效果。
總的說,選擇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方法,然后感覺一下效果,如果不滿意,再換另一種方法試試。我最習慣用通道混合器和黑白的方法,用慣了,怎么用都可以的呢。
除了以上介紹的模擬黑白膠片效果的方法,你還可以使用Photoshop黑白插件完成這樣的操作。很方便快捷。現在的技術基本上是只要你想去做的,技術都可以幫助你方便快捷地去完成,甚至可以做到比你用PS表現得更為優秀。
附:四款Photoshop黑白插件簡介:(此內容為引用)
① B/W STYLER黑白插件
B/W STYLER是Photoshop的黑白特效處理插件,能制作出傳統的黑白風格的圖片。B/W STYLER使轉換為黑白照片更簡單,更直觀,更自動化。但操控性能又是非常好,如果你想自定義設置的話,會有很多選項可供調節。當然B/W STYLER中還有很多預置的模擬黑白膠片的通道,自動把彩色照片變成優美的黑白照片。
② Alien Skin Exposure黑白插件
這款插件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黑白插件,它可以模擬很多種黑白、彩色膠片的味道。速度很快,使用比較方便。喜歡黑白膠片味兒的影友一定不會對這款插件失望。
③ Convert to B&W黑白濾鏡
Convert to B/W是一個專門制作黑白照片的PS插件,可以對照片運用不同的濾鏡,包括紅橙黃綠青藍紫,還可以選擇不同的密度;更精彩的是,你還可以選擇不同膠卷的特性,包括AGFA PANAPX、ilford DELTA、KODAK T-MAX等等,相當專業。
④ Nik Silver Efex Pro黑白插件
Nik Silver Efex Pro是Nik Software公司推出的PS插件。Silver Efex Pro為專業攝影師及業余攝影愛好者提供了最先進,最全面及最有效的數碼黑白影像制作途徑。它采用先進的圖像算法,盡可能地降低了人工雕琢的痕跡,使加工過的圖片完美呈現銀鹽黑白膠片的影像效果。同時利用Nik Software特有的U Point技術,使用者可輕松控制圖片中任何區域的明暗、對比及色調等。其預設了18種黑白膠片風格,同時通過色調、敏感度、濾鏡和噪點等的調整更可達到任何自己喜愛的效果。
當我們把彩色轉變為黑白以后,接下來就要對照片作進一步細節上進行調節。
1 用上面的lab模式方法將彩色圖片轉變為黑白。
2 黑白照片需要高對比度的感覺,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色階工具將亮部調得更亮一些,由于圖片暗部已比較暗了,所以只稍微調節了亮部,使圖片看起來對比更鮮明,改善發灰的印象。
3 用加深減淡工具將面部高光作進一步提亮,增加面部的立體感,豐富細節。
4 用濾鏡下的銳化濾鏡進行銳化,增加面部的質感。用蒙版涂去不需要銳化的部分。
這一步也可以用高反差濾鏡來進行銳化處理(關于細節銳化可以參照我寫的的其它教程)。
5 濾鏡菜單下的增加雜色,選單色,高斯分布,增加圖片膠片感。用蒙版涂去不需要雜色的部分。這一步也可不做,視情況而定。
有人說黑白照片有噪點也沒關系,甚至故意拍出噪點來增加黑白影像的顆粒感。其實噪點和顆粒感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呢。
6 調整后終圖。
總之,黑白通常是要達到有較高的對比度,灰度部分層次豐富,過渡細膩。重點表達部分要細節清晰銳利。暗部和亮部也不要有大面積的死黑或死白部分,要有一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