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除了為人稱道的高工資、多機會外,要想在北京好好的生活下去,也著實不容易。
每年的過年是最能動搖北漂信心的時候。
今年過年回家,難得一家人好好團聚,媽媽卻意外生病,感冒發燒。自從高中后就很少回家的我,從來沒發現媽媽是如此讓人心疼。以前總覺得媽媽還年輕,農村婦女每天勞動身體又很健康。一個人在外面,不管是幸福也好,艱難也罷,從來沒擔心過家里,也算是落得自由自在。可這趟回家,心里卻扎扎實實難受的很。
媽媽輸液那幾天,幾乎想一步不離的陪著她。藥沒了可以幫她喊護士,藥涼了可以幫她換上熱水袋溫暖,無聊了就陪她聊聊天。聊聊家里的蔬菜,新年的變化;聊聊我的工作,我在北京的生活;聊聊我的個人問題,外婆的期盼;聊聊姑姑家的孩子,阿姨家的表哥···很溫馨的場面,原來媽媽也是很需要我,也有很多話要對我說
家里有兩個蔬菜大棚,種了西紅柿,豆角,黃瓜。黃瓜是一種生長特別快的植物,只要溫度夠了,在大棚里從發芽到成熟也就不到兩個月時間。在媽媽生病的這段時間,爸爸一個人忙不完,堆了一堆活。于是把媽媽安頓好后,又急急忙忙趕到大棚里幫爸爸干活。
每天從早到晚,竟然也沒感覺很累,只想多陪陪他們,幫他們多做點事情。可是我又能陪他們多久呢?能幫他們做多少呢?記得之前看到有個統計,假如你的父母還能活50年,你每年回家3次,你也只能見他們150次面了。
想想就有些悲傷。可不就是這樣子么?法定假日就那么多,有時還要加班,有時還要跟朋友同事出去玩,每年能回家幾次呢?
不僅如此,家鄉的小伙伴都已經買了房買了車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不管怎么樣,父母的觀念還停留在他們的時代。他們會催婚,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會不理解你做的工作,你所說的所謂夢想。
于是,在過年這段時間里,有很多很多次,都想再也不來北京了。在家找個工作,或者做點小生意。買輛車,想回家隨時都能回去蹭晚飯。父母生病了或有事了,會第一時間想起讓你回家,而不是擔心你在北京忙不忙,車票貴不貴。
可是,人不能這樣活,我們還年輕,如果現在就退而求其次,宅在老家,整個人生就廢了。我相信即使父母,他們內心里也希望我們的生活更加不一樣些。
尤其是當聽到他們在給別人講,自己的孩子在北京的時候,別人口中的稱贊,他們臉上謙虛但又略有得意的表情。更加堅定了我一定要回到北京,堅持做出點成績的信心。
而且,老家的生活真的很慢很慢。可能有一天我還是選擇了回去,但是我不想在我青春正盛的時候回去。趁父母還好,趁自己年少,還是拼一拼吧!
堅定了北漂的想法,就要更好的在北京這座城市生活下去。大家都知道北漂的生活不容易,除了工作和經濟的壓力,心理上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所以,如何才能在北京更好的生活下去呢?
一、干個好活:要么喜歡要么錢多
所謂好工作,在我的意識里,有兩個衡量標準:喜歡和錢多。
北京是一座節奏很快的城市,本來工作就很緊張,如果再選擇一個不是很喜歡的工作,無疑會讓自己更加煩惱。我們選擇北漂,最根本的還是為了選擇一份更好的工作、事業。所以,想要更好的生活在北京,首要的就是要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在自己喜歡的行業里面,從事自己喜歡的崗位,即使有壓力,也會做的很開心,很有動力,更愿意長期堅持下去。
如果一份工作不能帶給你開心,除非能給你更多的收入。大家都在談夢想,談理想,好像為了錢去拋棄夢想就很可恥。可是當一份工作不能帶給你更多堅持的理由的時候,錢是唯一能讓你心動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你的收入還不足以支撐你的夢想的時候,你就應該安心下來好好賺錢。
喜歡和賺錢,你總得選一個吧。
二、玩點花樣:生活可以更加精彩
人不是機器,不可能24小時運轉,總會有累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很多人在這時候選擇狂睡、刷電視劇,或者在家無所事事玩手機消磨時間。其實這樣的休息并不能減輕你的疲憊,更不會排解你壓抑的心情。當我們忙碌了一周之后,想要在周末睡個懶覺,卻發現越睡越累,并沒有想象中睡飽了一身輕松的感覺。就像上學時候老師講的,你學語文累了,可以換了做幾道數學題,大腦就會清醒許多,而不是選擇去睡覺。
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停下來,而是換一種生活方式。
你可以選擇羽毛球、跑步、健身等運動型的,也可以選擇讀書、寫作、畫畫等安靜型的,或者干脆學一些器樂、外語、做飯等能增加技能型的。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最喜歡的,也不要貪多,做好一個,就會給你帶來很多附加價值。
不要擔心學這些業余愛好會花多少錢、耽誤多少工作時間。真正算下來,其實花不了多少錢,因為減少了你買買買的時間,也占用了你喝酒唱歌的時間。一件衣服,一頓大餐,就能培養一個愛好,何樂而不為呢?何況適當的興趣培養,還會調整自己的狀態,調整工作節奏,提高工作效率。
培養一個好的興趣能緩解生活工作壓力,給生活添加色彩,也讓工作更有效率。
三、交點朋友:有事說事沒事撒歡
北京是一個很孤單的城市。大家每天都在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平時交集最多的同事,下班之后也就各回各家。當好不容易早點下班,或者忙完很長一段時間趕到周末的時候,卻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人,著實會讓人感到非常孤單,即使想做什么事情,也因為一個人沒有心情或無法完成而放棄。
所以在北京有一群好朋友也是至關重要的。朋友分兩種,一種是志同道合有共同興趣的,像思享同道讀書會這樣,大家有共同的愛好,有共同的期待。通過舉辦一些大家喜歡或關心的活動,把大家聚在一起,給大家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充實起大家的業余生活。這樣不僅在工作之余輕松的給自己充電成長,更是充實了自己的業余生活,讓工作之外的生活也豐富精彩起來。還有一種就是知己般的好友,平時大家各忙各的,工作之外的時間,可以約在一起,一起聚餐、一起旅游、一起運動、一起游戲。擁有幾個知己般的好友,可以讓自己緊繃著的心放松下來,感受到家人一樣的溫暖。
在北京這座孤單的城市,擁有幾個或志同道合或知心熟悉的朋友,讓人感覺到更加踏實而溫暖。
四、找個對象:他(她)好,你也好
朋友再多,也代替不了對象給的關懷。自己的男(女)朋友,才是最能讓自己有歸屬感的存在。跟同事或朋友一起,總還是有些顧慮;跟父母,更多的也是報喜不報憂。只有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心貼的最近的時候,才是最能放下一切敞開心扉的時候。
如果有個人每天早晨與你一同起床,一起吃早餐,一起出門上班,晚上兩個人一起做飯洗碗,看電視劇,周末的時候一起逛街,一起出去玩,一起嘗試各種吃的玩的,是不是也是一種幸福呢?
當你工作有了突破的時候,最為你開心的是你的對象;當你工作沮喪的時候,給你最多安慰的是你的對象;當你生病的時候,陪在你身邊照顧你的還是你的對象。工作上你們可能沒有過多交集,卻是對方最有力的支撐;生活上你們是互相扶持的伙伴;心靈上你們才是互相依靠的港灣。
或許有時候會有爭吵,有時候沒有自由,可是心總是踏實的。
可能當我們選擇做一個北漂的時候,心里面應該是只想著工作、事業和收入。畢竟來北京,大家更多的還是沖著北京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有更高的工資。理想當中,我們每天應該打了雞血一樣的奮斗在工作第一線,每天就應該為了工作犧牲一切,加班才是常態。可是作為一個正常人,人是需要衣食住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雖然在北京是為了打拼,但是也只有把工作和生活平衡,人才能正常且積極的發展下去。
北漂的生活是不容易的,活下去或許沒有問題,如何更好的活下去,真的需要好好思考。簡單總結一下,北漂生活四要素:工作,興趣,朋友,對象。每一個北漂,來到北京,絕不僅是想要解決生存問題,不然我們可以安心待在老家。我們之所以選擇北京,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有更好的生活之前,希望我們可以先更好的生活在北京。
又是一年年初,有些人選擇了離開,有些人依然選擇回來。或許有一天我們依然選擇回去,但是北漂的經歷,絕對會成為一生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