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這樣的一首《葬花吟》唱出了她的一生。閬苑仙葩,林黛玉。不管是哪個版本的《紅樓夢》她的命運都是那么讓人心疼,經歷了大觀園繁花似錦與千紅分散在賈府被抄前,香消玉殞了,“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葬?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 怡紅院中,群芳開夜宴為寶玉祝壽時,黛玉抽到了芙蓉“風露清愁”,這使我想起了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仿佛這句話就是在描寫她,“除了她,別人不配做芙蓉”。牡丹的冷艷,梅花的傲骨,海棠的香貴,玫瑰的刺艷,都不及這出水的芙蓉,清艷又不輸氣質。那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和那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不正是天然的美態嗎?
? 她不像薛寶釵那樣圓滑,不像史湘云那樣豁達,也不像賈探春那樣有仕途才學,她只是吟詩撫琴,傷花讀書,與人間的紛爭扯不上一點關系。從一開始賈瑞之死、秦可卿之死,曹公讓這個個性與之不協調的仙葩因父親病重躲開了;抄檢大觀園時,她沒有像探春那樣公然反對,沒有像迎春與惜春那樣推脫自己,更沒有像寶釵那樣事后遠離那個是非之地,因為她只生活在自己如仙般的世界里;當樹倒猢猻散,賈府被抄時,她已經回到離恨天做瀟湘妃子了。這樣的一朵出水芙蓉,怎忍讓她與這污淖的渠溝混為一談?
? 瀟湘館院里有一片湘妃竹,風影細細時,陽光透過竹林照在黛玉的臥室,風和景明,而晚間,唯有冷月照無眠。這就是她生活的環境,宛如仙境。她曾魁奪菊花詩,雅謔補余香,埋香冢泣殘紅,茜紗窗前真情揆癡理,落英中與寶玉共讀西廂。
?我不喜歡高鶚給她安排的結局,她雖然體弱多病,但不會是那樣死去。她并不是高鶚筆下的一個怨女,比較而言,我更相信她是“冷月葬花魂”……
? 就是這樣一朵被人誤解為小性、尖酸刻薄的閬苑仙葩,被寶哥哥終不忘的世外仙姝,以蘭為心,以玉為骨,以蓮為舌,以冰為神。萬情皆在一顰一蹙間的出水芙蓉“質本潔來還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