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靜聽花開的聲音,每一朵花開都有它的花期 ?。 ? ? ? ——題記
? ?
前幾天,我把在外打工掙錢的朋友叫回家,陪小孩讀書。事情是這樣的:小孩已經10歲了,按理應該讀小學三年級了,可是讀了兩個二年級,連3+5這樣小學一年級的題目都做不起。期末考試語文15分,數學3分,他認為學校教學質量太差,想轉移學習環境,但是找了幾個學校,都因為成績太差,不愿意接收,他傷透了腦筋。聽他說小孩不笨,只是特別貪玩,不愛學習,特別愛玩游戲,爺爺奶奶在家帶養,拿這個孫子也沒辦法。朋友每一次回家都給他買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就是看孩子學習不慣,作業磨磨蹭蹭,長時間愣神,幾個作業常常耗到晚上10點甚至11點。有時心情壞到了極點,他拿起東西就打,下手不知道輕重,孩子身上被打的青一塊紫一塊,可是仍然不見效果。朋友跟我通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我講了很多道理,最后做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讓他放下外面一切事業,在家鄉做點事,陪小孩讀書,他欣然應允了。
? ? 我是個教育工作者,有滿腦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可是面對許多簡單的問題,我都愛莫能助。三年前,我在政教處做事時曾見到這樣一個學生家長。學生在校抽煙、打牌,敲詐勒索同學,甚至放假的時候不回家,在外面偷竊東西。班主任多次催促家長來校配合教育,家長總是找借口忙,直到有一次,學生在外面偷手機,被老板送派出所時,家長才到學校求情讀書。在學校政教處時,把自己的孩子當"敵人“打,下手特別狠,我和幾個老師費了很大的力,才制止住。看到蜷縮在辦公室角落的學生,我的心冰涼冰涼的。腦海里浮現了一個問題:這一切難道都是孩子的錯嗎?
今天,我想與家長朋友分享我的幾個觀點:
一、承認孩子的差異,接受孩子的現在和將來。
不是優秀父母就一定就有優秀的孩子,平常的父母也一樣有與眾不同的孩子。即使是同一父母的不同孩子可能因教育不同也有天壤之別,有遺傳就有變異。既然我們把他帶到了這個世界,我們就只能愛他,給他你能給他的最好教育。你為什么沒有因為孩子的身高比不上姚明,天天去打孩子?你為什么沒有因為孩子的跑步跑不過劉翔,天天去罵孩子?你為什么沒有因為孩子沒有愛因斯坦的智慧去質問孩子?偏偏因為孩子的學習不如別人的孩子,或者因為一時的沖動走錯了道路,你就使出全身力氣把孩子往“死里打”嗎?家長朋友,為孩子的未來擔心是應該的,但別太為孩子的未來擔心,大樹可以參天,小草也可以成綠。你的暴打只能讓大樹彎腰,讓小草折頸?如果在孩子的成長中,你實在無悔于他,那請你放下你的手,接受孩子的現在和未來。是大雁會翱翔于天空,是石子會鋪設于道路。如果你做的不夠,那你就想想自己,我能為孩子做點什么?
二、除了給了孩子足夠的經濟,我還給孩子做了什么?
? ? ? 家長朋友,你們為了孩子能有一個舒適的學習條件風里來雨里去,掙錢為孩子讀書。可是,你就不問問你自己:你在外掙錢時,你給孩子的老師打了幾個電話,了解孩子的學習?掙錢回家時,你到過孩子學校與老師溝通了嗎?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你在干什么?孩子的家庭作業,你檢查了嗎?家里來了客人,是不是也讓孩子湊個腳玩幾把麻將?正月里,任性地讓孩子點支煙,故作瀟灑?孩子在玩《英雄聯盟》的游戲時,你是不是正在玩牌?孩子放學回家沒有飯吃,你是否正在麻將館里玩碰碰胡?嘿嘿地對孩子說:“爸(媽)沒空,拿錢你,去叫個快餐?”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你應該首先給孩子來一個檢討:“孩子,是爸(媽),沒看管好你,你能原諒我(們)嗎?”
?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除了必須的經濟條件外,還需要充分的精神支柱。空閑的時間能和孩子共進晚餐,攜手散步,是一種愛;春暖花開的日子里,跟孩子踢幾個球,賽幾趟跑是一種愛;周末的時候,在時間的允許下,陪孩子看一場電影,也是一件享受的事;即使一個遠在千里之外的電話,對孩子來說,也是滿滿的溫馨。錢不是能買來所有的東西,比如愛,比如溫馨。
三、教育是靜聽花開的聲音,每一朵花開都有它的花期。
當老師越久,越感覺到自己教育幾乎沒有入門,這不是我的謙虛,事實真是這樣。許多問題學生的背后總有一個問題的家長或家庭。有時,你預設的教育方法,面對不同的家長時,明明可以湊效的手段,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卻沒有半點作用。老師打了電話要求與家長來校共同教育學生,商量好了,讓孩子吃點苦,老師責令家長帶學生回家反省。家長卻因為孩子就只犯了一次錯誤,拒絕帶孩子回家或者找到學校領導出面求情,更有甚者,當著老師的面與老師爭論孩子與其他學生錯誤的大小。總覺得老師對他的孩子有點過見,認為老師有點刁蠻他孩子的味道。作為老師,唯一能做的只能搖頭,難道老師就是學生的“敵人”嗎?老師的職業就是懲治錯誤的學生嗎?
我不相信教育是立竿見影的神話,更不相信培訓班學校吹噓的3天記下單詞5000個,一個月包你提升100分,孩子厭學,用了它(學習機),保證愛不釋手的廣告。真是這樣,學校的老師們都是干飯的騙子?!家長朋友們,請你相信孩子的成長有他自己的奮斗,有老師的努力,也有你的付出。北大、清華的學生從來不是天生的。我雖然是老師,我不敢把自己吹噓的如何偉大,也不敢探天之功據為己有。我只想說既然你是人家的父母,請你執著地對孩子!對于孩子,不要輕言放棄,要盡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培育孩子。對于老人,我們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對于孩子,如果你錯過了培養期,用什么最好的靈丹妙藥都治不了孩子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