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去登封特殊教育學校做課題調研。 -
2.5小時車程,聯系人李老師在校門口張望,我心里漸暖。 -
學校唯一的L型三層教學樓,不算舊。 -
直到李老師安排我和管教學的副校長去吃午飯,才知道他是校長。
他遞給我碗筷,我便和副校長去食堂。 -
食堂在教學樓后籃球場北,很小,一部分學生在外面蹲著吃飯。食堂有兩個門,我跟著副校長進了小門。進去后才知道其實就是一間大屋由中間打飯師傅的窗口隔開。老師學生一樣的飯,學生那邊還有桌椅,老師這里只有一張桌子,有兩個椅子不夠老師們坐,幾個男老師干脆蹲在那。說著話,副校長給我打來飯,一碗白米,一碗菜——粉條燉冬瓜。米我堅持吃完,菜實在吃不下,副校長說她幫我倒了,終究沒有見到倒在哪里。 -
這時候,校長才來,沒有燉菜,他拿了饅頭自顧自的走了。 -
副校長介紹今天協助做問卷的七年級班主任,田老師。 -
聊天后才知道學校資金極其困難,原來的學校塌了才搬來這里,他忙著召集學生也沒多說。 -
等到了教室,很奇怪,桌椅和飯堂的一樣看起來還蠻好的,可是黑板是木制有裂痕,黑漆掉的差不多了,講臺桌基本上用手拍一拍就當柴火燒。 -
老師一道題一道題用手語解釋,七年級和九年級的聾啞學生,像做考卷一樣認真,時不時拍桌子跺腳和老師交流著,或有問題不懂單獨解釋。我靜靜地看著,沒有任何別的聲音,田老師解釋“指導語”部分后,已然出汗了,但是無聲的河繼續流,學生開始自己做題,有人交卷子,和我眼神交流,還有孩子主動和我握手,謝謝我,我只能點頭認同,用剛學的手語謝謝他們。 -
收了卷子,我與田老師同行, -
“給您添麻煩了,能為學校做些什么嗎?” -
“不用的,你們做項目過來已經不容易了。其實學校就是沒有教具,那些桌椅是鄭大更新時贈送的,籃球場上的球籃是嵩陽高中更新下來的。” -
“其實那就很好了,只不過人家不用。”李校長不知什么時候與我們走在一處。 -
田老師送我下樓“不過,孩子們沒有籃球。” -
最后,我實在想問問在這樣的條件下老師們的煩惱,田老師想了想說:“就是覺得不能像教正常學生那樣送走一屆學生還能時常聯系,看看學生過得好不好,也不知道他們以何為生,也許,最后也不知道。” -
我扭過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