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是抱著看最受歡迎的書本的態去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銷量很高,在書展隨處見到。看了開頭,覺得無厘頭,繼續看下去,覺得不過如此。再繼續看,開始質疑這書廣受歡迎的地方在哪里?跟別人說起這本也帶著輕蔑的口吻。然而,看到最后,我發現我錯了。其實這書也沒那么差。
首先,它從一個小島上的書店老板來展開故事,一個性格孤傲,自私,對讀書品味有極高要求的人,他進書完全根據自己的品味:短篇小說,他絕不進賣不動的書。
后來,他珍藏的《帖木兒》被偷了,這是一本他并不喜歡但價值連城的珍藏書。然后,一個二歲零一個月的女孩留在了他的書店里,她媽媽希望她被寄養在一個被書包圍的地方。他不知道為何,他最終選擇收養她。后來他知道,因為愛。他愛她,開始在乎她,他開始為她經營好書店,他本來是打算喝死的。因為他的妻子幾年前車禍死了,他很孤單。有了小女孩,他并不孤單了。后來,他又因為一本書的緣故,他喜歡上了一個出版社女業務員,即使他留給她的第一印象非常的不禮貌。她推薦給他的第一本書《遲暮花開》,他等到四年后才看,看完,他就喜歡上她了。有時候緣分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在該來的時候就來了。后來,他們結婚了。開展了一對夫妻和一個寄養女孩的故事。最后,男主人翁,那位書店老板因為患上腦癌去世了。
他去世以后,書店的何去何從讓大家堪憂。一位與老板結緣多年的警察與他的妻子,就是老板的前妻的姐姐,接手了書店,把小島上的唯一的書店一直經營下去。這是一種傳承。書中提到了電子閱讀器的興起和各地書店的凋零。不過文字無論出現在哪種載體上,書本是不會消失的。這是一種傳承。也是這本書想表達的意思。還有就是很多事情是相互存在連接的,從珍藏書被偷,女嬰兒的出現,與出版社女業務員的相戀,都是有聯系的。體現了書本最核心想表達的思想:沒有誰是一座孤島。聯系也好,傳承也好,都把一個個的個人連接起來。那因為什么讓他們連接起來,書是很大的樞紐,還有就是愛。
最后書本提到:我們不完全是長篇小說,我們不完全是短篇小說。到了最后,我們是作品全集。他知道,沒有一部全集里的每個故事都是完美的。有些成功了,有些差點。幸運的話,會有一部出色之作。到最后,無論如何,人們會記住那些出色之作,而對出色之作,他們也不會記得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