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論》
喜怒哀樂,慮嘆變蜇,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課程內容
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是慢慢地將自己逼上絕路!
中醫中所說的喜傷心,非500級以上高等級的喜,指非常興奮的喜悅。喜是能夠擾亂人心神的,我們對喜沒有一點防范力,當你高興過后心是亂的,容易出錯。真正的喜悅如深海般寧靜,有力量的,而非讓心浮在上面。
《菜根譚》: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
焦慮就像溫水煮青蛙,似斧底抽薪,慢慢地消耗我們的生命能量。解決焦慮的方法:心到手到,決不遲疑!
當一個人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承認事實的時候,他會為所欲為,怎么也拉不回來。所有這些壞情緒, 日日夜夜這些念頭更迭,不知從哪兒跑出來的。
心里想著停了吧,但這些念頭、情緒日夜如此不能停歇。
我們用我以為、你應該這把刀砍傷了多少親人朋友啊?
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即使是父母戀人子女,都沒有應該這回事。
所有的應該都是你以為,是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生命障礙。
當拋棄了我以為,你應該這些念頭后,會不會變成了感恩、贊嘆呢?
我們也沒有對某個事件有【應該】的義務。
學著丟掉生命中的我以為、你應該,不造作,真實的生活。
■感受
我們可以對陌生人寬容,卻往往對身邊的人苛責。
有了孩子以后,我媽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幫忙做飯看孩子。這本來是我們自己的事情,現在她來幫我們分攤,我們是被照顧的一方,起初也是懷著感激的心情對待這件事情。但時間久了,就算是自己的親媽,也會有各種矛盾口角,表現出各種不滿。
為什么永遠是這幾道菜呢?為什么這么洗衣服?為什這么掛衣服?感覺夏天的衣服洗一件毀一件,有點冒火。為什么打掃衛生只是拖地,不會整理歸類呢?為什么總是把小狗栓起來不讓它跑呢。。。。。。雖然我表面不會經常說,但是心里會有各種不滿。
驀然想起小時候我媽和我奶奶相處時的情景。我不理解為什么奶奶幫我們做飯,我媽不是嫌飯硬就是嫌飯軟,菜不是淡了就是咸了,嫌收完衣服不疊。。。那時我總是站在我奶奶一邊,覺得我媽太苛責不可理喻,把相處不好理解為婆媳關系的問題。
因為下班到家天都黑了,所以我媽做飯;早上出門早,所以我媽洗衣服。。。其實這些都是借口。因為怕我們累,所以他們主動為我們分擔家務,讓我們在外面沒有后顧之憂;而我也從最初的感激到逐漸習慣再到此時的理所應當的接受外加抱怨的情緒,漸漸麻木忘了初心。小時候我奶奶為我們做的事,現在我媽為我們做的事,這些都不是她們的義務。可當她們對我們的好,成了我以為的理所當然的時候,終于我也變成了我小時候自己討厭的模樣,是我自己搞錯了!這一課讓我意識到,回家有熱氣騰騰的飯菜,那是種額外的幸福!內心深處對家人態度的轉變,就從今天開始。
上月中旬要整理份資料,嫌麻煩一直拖著不動,或者拿出來做5分鐘,嫌煩又放棄,反反復復。心里念叨著我應該要在什么時間前完成,我應該靜下心來整理。。。時間一天天過去,焦慮也一天天加重。前天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靜下心來終于完成了,如釋重負啊。把我應該轉換成我可以,不施加這些沒用的壓力,不拖沓,可以讓自己在舒坦的心境中更高效的完成目標。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