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一致,才能進行更高效的溝通,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我試著把我對一些概念的理解分享給大家,請大家批評討論,共同提高。
日常工作中,“越級”問題讓很多同志很糾結,患得患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也因此使“越級”成為矛盾的一個根源。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對“越級”理解不準。
“越級”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下級越級向上級匯報,第二類是上級越級向下級布置工作,后者出現的時候往往同時會出現前者。想要理解清楚概念,先搞清楚上、下級的“責、權、利”。
首先談談責任,我們這里所說的責任是指職場中的責任。甲的責任覆蓋乙的責任,乙的責任覆蓋丙的責任。一般來說,如果出現問題,丙的責任一定關聯乙,而乙的責任未必牽連到丙。
再說權力,這里的權力是指職場中的硬權力(倫理權、懲罰權和獎勵權,不含表率權和專家權)。正常情況下,乙的權力來源于甲的授權,丙的權力來源于乙的授權。
把兩類“越級”分開來看,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下級越級向上級匯報工作,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是認為自己的上級水平不夠,向他匯報工作,得不到很好的理解;
二是怕上級搶了自己的功勞。
01
因為第一種原因而越級的同志,要試著欣賞別人,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往往自身水平很差,至少對社會的認知有極大的問題。智商是用來衡量人對自然科學的認知水平,情商是用來衡量人對社會科學的認知。
眾所周知,隨著發展,整個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協作度越來越高,因此對社會認知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因此使情商這個詞越來越熱,幾十年前甚至沒聽說過這個詞。自傲的人本質上是情商較低的,因此,很難協作好,而不能高效協作,就難以作出成績,也就很難得到認可。
一般來說,能坐到領導位置的人,都有獨到之處,如果越級匯報的人連是否高明都分不清,越級匯報的結果又會好到哪里去?退一萬步講,如果是因為能力做到領導位置,你不該越級;如果因為關系做到領導位置,能不能越級,你自己想想。
02
因為第二種原因越級的人,對職場規則出現了一定的誤解,如果所做的工作確實有功勞,他的上級一定會有一部分功。不會因為越級,你的上級就沒有功勞。
在一個組織里,有成績,首先是因為團隊,其次才是個人。
如果越級的結果不好,造成負面影響,就損失大了,因為直接上級的評價很重要。直接上級想要提拔一個人,作用不一定很大,而想要找一個缺點很容易,誰能沒有缺點呢。
辦成一件事難,而要破壞一件事難度就小了好多。
這個現象在好多事情上都會有,比如政府部門,讓你建成一個基站很困難,而要讓你建不成一個基站就容易的多。因此,越級的風險極大,與所獲得的收益相比,太不成比例。
如果事情正確,都還好說,如果引起壞的結果,往往不是下級能夠負責的。即使沒有壞的結果,也常常導致很多麻煩。如果上級水平確實不行,可先將情況告知上級,同時征詢他的意見,問清他對自己越級匯報的想法,爭取在他知道的情況下越級匯報工作。
03
現實中,也有很多同志抱怨上級越級布置工作,認為越級布置工作影響了自己的發揮,這個觀點需要改進。上級越級布置工作,其實很正常,不管是從責任承擔還是權力掌控方面來講,上級都有權越級布置工作,理論上來講,如果上級的精力足夠多,完全沒有必要設置中間層來達成任務。
很多同志認為上級可以越級布置工作,下級就可以越級上報工作,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上級不管是越級布置還是通過中間層,都是為了更高效率,而下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告知直接上級,自己努力并越級匯報,則往往浪費了資源,一是中間管理層的資源,二是更上級的精力,因為你很有可能考慮的不夠全面,資源投入也不夠。而且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煩惱,被直接上級懷疑的煩惱,所以下級越級常常造成低效率。
幾個建議:
1、一般情況下,不要越級,組織既然這么設置,一般都是實踐證實過有道理的;
2、如果不得已要越級,及時將情況告知自己的上級,避免信息不對稱引起麻煩;
3、當收到越級布置的工作時,如果領導沒有說明保密,要及時告知自己的直接上級,征詢處理辦法,這樣有助于將工作完成的更好。回復時,可以自己回也可以上級回,如果自己回,最好告知上級;
4、不要為了私利越級。
上級越級時,也需要牢記“手表定律”(一個人帶兩塊手表,就不知道該以哪塊手表時間為準),防止搞亂員工的思想。
總而言之,只有在能夠更高效率(個人成長效率和組織工作效率)的時候,才越級開展工作。
(文:凌威)
版權聲明:如需轉載請點擊獲取合法授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一群積極向上的人,每天分享一篇原創文章,有干貨,有感悟,有思考,也有溫情,少有雞湯;偶爾會做下書籍簡介。
還會有贈書活動哦!
更多精彩詳見微信公眾號:精英讀書會sq,掃碼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