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對自己親近的人苛刻,對陌生人大度;對親近的人毫無耐心,對陌生人卻是不厭其煩。人們大多數(shù)只對有安全度的人發(fā)脾氣,因為在那個安全度之內(nèi),你潛意識知道對方不會離開你,就算你對父母發(fā)脾氣,父母還是一樣愛你,但是我們不可以心安理得的依賴這種安全度,隨意發(fā)泄自己,而完全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前陣子,我們給老爸老媽一人買了一部智能機(jī),兩人高興壞了。不過也有不便之處,老人家對這些智能機(jī)的操作不靈光,很多功能不懂怎么用,雖然教了他們怎么使用,但是還是很快便忘記了,一般一個功能需要重復(fù)好幾遍他們才會用。
我在媽媽的手機(jī)上裝了一些視頻軟件、音樂軟件和社交軟件,方便她隨時看老劇、聽聽歌,空閑的時候還可以找我們閑聊。媽媽很喜歡,讓我?guī)退铝撕枚喔枨€幫她注冊了一個微信號,然后教她操作怎么搜索加好友,怎么發(fā)朋友圈這些。她閑下來時,有時間搗鼓她的手機(jī)了,于是問我問得也就勤了,難免讓我心情煩躁。有一次,我跟朋友正組隊打游戲,媽媽來問我怎么發(fā)朋友圈,我叫她去問弟弟,我說我正忙著,我沒注意,跟她說話的口氣有點不耐煩,那次之后,媽媽好長時間都沒找我給她弄手機(jī)。
有一天,媽媽看我吃完飯,就試探性地跟我說:“閨女,不忙吧?能不能教我怎么保存別人從微信發(fā)給我的照片,我自己擺弄了半天,實在不懂怎么弄,你弟昨天教過我,瞧我這記性又忘記了……”她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說到最后一個字時都沒聲了,顯然沒什么底氣,怕惹我不高興。我趕緊賠上笑臉,幫她把把圖片保存手機(jī),還反復(fù)教她怎么發(fā)朋友圈。
媽媽的舉動讓我很心疼。從什么時候起,我那個暴脾氣的強(qiáng)勢媽媽變得這么唯唯諾諾了,連找我?guī)蛡€小忙還要如此小心翼翼。
恍然間才發(fā)覺父母都老了。我們總以為只要多賺些錢就能讓父母安度晚年。其實父母要的并不是太多的物質(zhì),而是一份安全感。不需要討好我們,不需要在我們面前小心翼翼,不需要擔(dān)心自己的衰老和蠢笨惹我們嫌棄。哪怕一無所有,也因為自己的兒女無所畏懼。
對一個人不認(rèn)識的人我們尚且禮貌有加,對自己的親人不更應(yīng)該如此嗎?正因為這層關(guān)系的存在,我們更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愛父母是諸德之本,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忽然想起,已經(jīng)好久沒有給父母打過電話,工作的忙碌常常使我們忘記了一些事情,有些情感是需要我們的精心維護(hù)的,也許是朋友,也許是愛人,亦或是親人。想到這,我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從她的聲音中,我聽出了她的興奮。其實我們對父母最好的愛,就是好好陪伴他們,哪怕是偶爾一個電話,父母也高興的像個小孩。而對父母最好的態(tài)度,就是時時把他們放在心上,像小時候那樣在乎他們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