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場語文,最令人矚目的話題莫過于高考作文。
上午的考試結束不久,高考作文題便成了熱搜,引發了熱議,尤其是與《紅樓夢》有關的全國甲卷,很多網友直呼“太難”,甚至還有人說:“讓曹雪芹來考也要復讀。”有的則說幸虧自己考得早,否則連題目都讀不懂。
這個題目乍一看,的確費思量,材料出自讓學生頭疼的《紅樓夢》,一定有很多考生看到題目就蒙了,不知道要寫什么。有網友說沒讀過《紅樓夢》怎么寫?
其實《紅樓夢》中的那段文字不過是個“引言”,讀不讀過都不影響寫作文,當然讀過肯定比沒讀過好。其實重要的是第二段文字:“以上材料中,眾人給匾額題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鑒化用,或根據情境獨創,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這個現象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引發深入思考。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
這是個思辨類型的作文,作文的立意還是比較明確的,“或直接移用,或借鑒化用,或根據情境獨創,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這句話是關鍵句,“直接移用”其實就是魯迅先生《拿來主義》中的:“拿來”,是繼承;“借鑒化用”即是發展;“根據情境獨創”則是創新,三種方式的運用視情況而定,從“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這句話來看,三種方式都不可否定,但結合《紅樓夢》那段文字看,寶玉的題名最好,因為是根據情境的獨創,所以寫作的重心宜放在“創新”上,但不能通篇寫“創新”不提其他兩種,因為“創新”只是其中一種。
寫作時要抓住這三句話立意,也要結合這三句話立分論點,還要結合“這個現象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引發深入思考。”這句話去思考三種方式在文化、科技、國家發展等領域的運用,這樣便于找到典型事例。
這個作文題目極具開放性,考生自我發揮的空間較大,從文化自信、美育、文藝創作、語言表達、國家發展、集思廣益、多角度思考等方面來寫都不會偏題,要“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緊扣主題,深入思考,拓展思路去寫。
這個作文要寫好不容易,但是只要仔細審題,并不是網上說的那樣難寫。“繼承與創新”、“美育”等話題并不是新話題,學生們平時考試也遇到過,這方面的素材也積累過,只要審題正確,結構清晰,要上起評分并不困難。
看了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有個深切的感受,光靠刷題、背答題套路要考好語文是困難的,想要學好語文,閱讀是關鍵,積累是關鍵,不通過大量閱讀、積累提高語文素養,可能真的會連作文題目都讀不懂。學會閱讀,學會獨立思考,只有我們文化積淀足夠豐富時,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不至于在面對高考作文時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