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他們活得很勵志,也許我們并不了解內幕,但是在局外人的眼里,他們真的把生活活成了千般武藝、萬種風情。
鐘老師是個特立獨行的作家,在體制內生活了很久的他,毅然決然的辭職,去北京某高校繼續深造,帶著電影的夢想。我曾經問他如何有這樣的勇氣,他不置可否。做文字工作的人多少都帶著理想的色彩,我覺得這種理想有時就是前進的風帆,雖然被風吹雨打,但至少有前行的力量和方向。
從文學領域踏入到另一個陌生的境地,對于已過三十而立的他來說,真的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切從零開始。也因為從零開始,他的人生擁有了另一種翻新的可能。
大學好友燕子是個開朗活潑的女孩,熱愛主持與表演,當時在話劇社演出曹禺《雷雨》里的四鳳,驚起四座。畢業后的她結婚生子,仍然不忘當時的夢想,做起了婚慶主持,看到她朋友圈的照片? ,從對公眾號的一無所知到運營的風生水起,我看到了她對生活的熱愛與堅持。
最早認識的劉先生是擁有三個公司的潮汕人,從在讀學期間的摸索到現在的營銷行家,一直在學習和突破自己的極限,而且還是一個徒步愛好者。
還有移動互聯網理論的奠基人華老師,從傳統行業到移動互聯網的跨越,再到現在的移動教育開拓,一直保持與時俱進的狀態。
他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極端的自律和高度的內省意識。自律讓一個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內省讓自己保持時刻清醒和完善的狀態。與他們相比,我們的局限是不是敗在了懶惰二字上。
在這本《你自以為的極限 只是別人的起點》里,作者的語氣毫不客氣,甚至是帶著批判的態度。然而對于習慣于偏安于一隅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霹靂式的警醒。
魯迅先生對于麻木不仁的國人,怒其不爭,哀其不幸,希望他們可以打開鐵窗,呼吸新鮮的空氣。而對于一直在找借口拖延和拒絕進步的我們來說,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無法醒來。而是一直停滯在思想的路口,不肯向前邁步。
年已過半,我們的宏偉理想是否已經有了雛形?你的馬甲線實現了嗎?你的女神追到手了嗎?說好的減肥是不是被忘記在美食的誘惑中了?
對于我來說,《你自以為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讓我收獲到更多的是人生中的種種可能。沒有人有完美的成功前提,貴在堅持與探索。
看過了很多鮮美的雞湯,這本書應該是一碗毒雞湯,辛辣和真實,像魯迅的匕首雜文,雖然尖刻,但句句在理。如果你愿意經過煉獄般的堅持,也許你也可以有宛若新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