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王思聰上熊貓TV直播首秀被問是否被“虹橋一姐”堵過,王思聰回答沒有。這一回答讓叫獸易小星調侃其不夠紅,接著王思聰回答“我降的是商務機樓,走的私人飛機通道”,成功展示了其豪氣的一面,帶著虹橋一姐一起上了熱搜。
不過緊接著陳赫就發了一張王思聰和“虹橋一姐”同框的圖片,并配文“你還是太年輕,服嗎?他不是虹橋一姐。他是虹橋本身。”這張圖片明顯可以看出一姐是跟在思聰后面準備拍照或要簽名的。
“虹橋一姐”的名頭因為他倆再一次出現在微博熱搜的時候,我第一次點進了一姐新開的微博:僅發了7條微博,粉絲數卻超過了32萬。
我隨意翻看了她的微博,看到了她轉發的最近比較火的張雪峰老師與她合影后發的一條微博,張雪峰老師寫道“我很佩服一姐,我說過,任何事,你們只要能做到極致,你都很牛逼的!”艾特了“虹橋一姐”,繼續寫道“一姐都堅持到底了,你們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加油!!堅持就是勝利!”
我翻看了張雪峰老師原文的評論,除了調侃老師紅了外,更多的是反對的聲音。
“老師,你是認真的嘛?虹橋一姐紅了,這是一個很壞的示范作用啊!這以后得多少該讀書的小孩不去學校讀書,整天蹲機場守明星啊!”
“她這個不是正能量的吧?實在不明白一個整天不工作不上學就知道追星的人現在竟然成了典范了。”
“社會毒瘤,助長社會不良風氣。不好好讀書,追星的人能混成這樣,讓那些好好讀書的怎么想!”
“這姐姐的行為不值得炫耀!”
“虹橋一姐”龔玉雯自爆紅后就一直出現在大眾視野,網絡媒體的調侃吹捧,自媒體的熱點跟進,以及明星言論的提及。這讓越來越多的網友擔心網絡對一姐的追捧會對社會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影響正在讀書的青少年價值觀的成長。
以上的擔心其實是網友價值觀和辨別力的體現,但卻是多余的。借用某知名微信公眾號里的一段話就能很好的解釋為什么是多余的。
“一個輟學小女孩對社會的影響力,還沒來及得形成就散了。而且與其說龔玉雯去影響這個社會,不如說是這個社會影響了龔玉雯,塑造了龔玉雯。”
“跳梁小丑不過三日,煙花燦爛不過一瞬。她從虹橋機場喧囂的人群中出來,最后會被淹沒在喧囂的世界。”
既然對社會錯誤的示范作用無需焦慮,那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張雪峰老師提到的“任何事,你們只要能做到極致,你都很牛逼的”這段話。
“虹橋一姐”龔玉雯父母離異,高中沒考上后就開始了守在機場蹲明星要簽名求合影的生活,她的身影出現在了許多粉絲在機場拍偶像時的照片中。那時她就像許多一直沒紅的演員一樣,一直有出鏡的機會,卻并沒有人記住她,更不提知道她的名字。
我不知道她在機場蹲守了好多年,一天怎樣度過,是否有家庭的經濟支持?如果沒有袁成杰的那條微博,她仍然只是機場那個見到明星就撲上去的粉絲。路人見到她也不會側目,因為接機的粉絲太多,她外貌普通,無亮點。
我們設想這樣一個可能:袁成杰仍然發了有龔玉雯照片的那條微博,眾多粉絲也都知道了她就是那個經常出現在虹橋機場的人,但網上卻沒有出現她與眾多明星同框的圖片。如果是這樣,那龔玉雯可能只會在微博明星粉絲的熱議下熱場一兩天,并不會像現在一樣成為真正的網紅。
真正讓她紅的是被網友扒出與幾十位明星同框的照片,毒雞湯一點就是她的狂熱、她的堅持才是她爆紅的根本:把任何事都做到極致甚至被人稱作變態的地步!
因此張雪峰老師說的那句話本身沒有錯,“任何事做到極致都很牛逼”,只是大多數人認為不學習不工作只蹲在機場追明星是不務正業,不值得提倡。
但我想說一姐把追星這件事做到了極致,甚至可以叫“變態”,她是牛逼的!誰能堅持常年蹲守在機場就為往眾多粉絲護擁著的明星跟前湊呢?那種不能掙到錢也不能學到實質性社會生存經驗的生活內容有多少人能堅持呢?我不行,你也不行吧。
剛到縣城讀高中那會,見識短,也因此對班上一個女生的自我介紹印象非常深刻,她說“我要趕超郭敬明韓寒,成為下一個滄月”。由于她自我介紹里的三個人名我都不知道是誰,于是我側頭問我同桌他們是誰。
同桌像看怪物一樣看著我,質疑我竟然連他們都不知道,還是不是現代青少年?她簡單給我介紹了一下三個人名,雖然還不是很了解,但至少知道他們都是寫書的。也因為這個插曲,我對自我介紹的那個人產生了一種敬佩之情“好牛,夢想竟然是當一名作家!”也因此很好地記住了她的名字。
這里暫且叫她“小柳”吧。
小柳很喜歡看書,經典圖書、青年雜志、網絡小說、青年漫畫......我看的第一本小說就是她推薦的,至今仍記得,《泡沫之夏》!
或許是由于她喜歡看書的原因,她的作文分數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甚至全校的第一名。老師評價她邏輯清楚,辭藻、名人典故、句式等都運用得非常好,一看就知道知識面廣,不像我們很多人寫的文章都是口水話,繞來繞去,套弄生硬。
她說她要成為下一個滄月,于是她給當時在學生之間非常流行的《青年文摘》、《讀者》、《意林》等雜志都投過稿,但每每都以雜志社退回并附上一兩句鼓勵的話告終。她很氣很沮喪,我們也覺得可惜,她花費了那么多自習和休息時間。
我看過她寫的一篇稿子,一篇具有諷刺意味的文章,具體內容忘了。順便也忘記了看完那篇文章的感受,但應該寫得不錯吧,至少我認為被退稿可能是因為不符合雜志挑選文章傾向類型,或者說投稿的人太多,根本沒仔細看。
她沒氣餒,即使一次次被退稿。真正讓她心里煎熬的是等待退回稿件的那一個過程:從寄出到退回到手上差不多要兩個月(現在我挺不能理解郵政快遞為什么還存在)。從滿懷希望“還沒有收到退稿應該是征用了吧”到打開門衛室桌上寫著自己名字的信件時的失望,除了被退回稿件的打擊外,更多的是周圍朋友對她積極性的打擊“不要寫了吧,那些雜志又不要!”
高中那三年她一直在寫,寫了多少文章,修改了多少文章我也不清楚,只覺得那時候她挺牛的,一封稿子都沒有被錄用還能如此堅持下去,反正我那時是挺佩服她的。
高中三年里我和她成為了好朋友,也因此上大學后我們仍有聯系。她告訴我她依然在堅持寫東西。她說即使別人都不看好,但她仍然抽出時間寫作,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她說不管別人的揶揄諷刺,只做自己想做的就行。
“別人不喜歡看我還不能自己欣賞嗎?”這是她一貫的態度。
現在小柳是一名公務員,也是簡書、江山作者,有許多文章被各大平臺收錄,包括簡書微信公眾平臺、ONE文藝生活,二更食堂,閱讀手冊等。我問她是否覺得自己會火,她說“我當然希望自己火啊!”我又問她怎樣看待大學甚至高中時期寫的文章,她說很值得,“把寫作這件事堅持下來是目前我認為自己做的最對的一件事。”
隨意翻看微博,點開處于熱搜榜的“虹橋一姐”。我把張雪峰對一姐的那段評價遞給她看,問她什么感受。
她沉默了一下,說“與這么多明星合影并且還紅了,本身就挺牛逼的!”
“那你贊同張雪峰對她的評價嗎?”
“贊同啊,要不然現在怎么會有人看我寫的文章。我給你說,我以前寫的廢稿估計堆起來有這么高!”
她笑著給我比了一個高度,大概一個普通凳子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