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突然翻看以前的博客,看到了十年前寫的讀后感,唏噓不已。十年了,我變了還是我沒變,一切都隨著時光逝去了。今夜好像有雪,但愿明天看到白色的世界。
北方大學英語系教師黎空庭在年屆不惑之時,在國外有著優(yōu)厚的待遇。當要做父親的時候,妻子卻生下了一個金發(fā)碧眼的小男孩,這是源于妻子僅有一次的與學校體育教師的激情。愛的傷心,做了海歸派。回到母校后,愛的迷惘與困惑使這個“經歷了婚姻挫折的四十歲男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墜入愛情之中。他先是在去西山游玩的路上騎車撞倒了一個靚麗的女生,稀里糊涂地被一女孩被動“偷情”;隨之是在校園邂逅一位獨自靜思的女性,為她的矜持和神秘所深深引動,并為她取名靜子;后來在職教師補習班上,學員成煙對自己的單相思;在即將與余輝結婚的似云(導師的女兒)因為吃成煙的醋,向其傾訴了久有的愛意后,他又“不能自持”地與似云發(fā)生了關系。雖然愛的荒唐,但每一次空庭都是負責的,一種男人的責任感和內疚感始終困擾著他。
對靚麗的女孩是一種誤會,對成煙是一種被動的愛,發(fā)生的激情也是成煙的刻意安排;對似云是一種類似晚輩的愛撫,雖然激動之余也是被動發(fā)生關系(其間刻畫了余輝的睿智與胸懷);那么,對于那個他取名靜子實際就是花若塵的女子,黎空庭可謂是動了真情,用了真心。她時隱時現(xiàn),刻骨銘心。他們的敦煌之行,是小說的升華。談佛,談禪,談愛情,深深地哲理喻在其中。讓他領略到了愛的忠貞,情的可貴。他講了自己一件又一件的荒唐情事,她不但大為驚愕,而且也難以寬宥,兩個彼此貼近的心又陡然拉開了距離。而當失意的成煙遭禍出事,社會誤會黎空庭后,她對于他、對于愛,都徹底地絕望了,文章的結尾,佛門的鐘聲接納了靜子。
性愛的最大困境就在于欲望與精神的分離,世俗與神圣的沖突。作者欲通過禪的慧眼尋覓到性愛困境的因緣。黎空庭與靜子的一路愛情旅程,也就是一路叩問佛門禪意的旅程,至于我們能否參悟到其中的玄機,則實在是與我們的慧根可曾泯滅有關。
我看了三遍,每一遍我的心都揪心的痛,愛情怎會如此殘酷?不放過每一個愛情憧憬的人。
每一次看到空庭與靜子的愛情,我的心都在痛,我的淚在流,一種刻骨銘心的痛!
大家可以看一下穆宏雁的《梨花滿地》,作者是位翻譯,但本書顯示了作者深厚的語言駕馭能力,刻畫心理入木三分,30歲以上的人很值得一讀。
十年前是30多歲,所以建議30歲以上的讀,現(xiàn)在
40多歲了,所以今晚建議40歲以上的讀讀,很多共鳴會油然而生。